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险企纷纷挖掘“银发经济”领域的投资机会。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包括A股五大上市险企在内的十余家险企通过发布养老服务品牌或者养老综合解决方案布局养老金融。其中,大多数险企都采用了“保险产品+养老社区”模式,来实现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的联动。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社区可以在负债和资产两端对相关险企产生积极贡献。在负债端,养老社区可以通过挂钩保单销售的方式,实现与保险主业的良好协同。在资产端,养老社区投资模式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具有天然匹配性质,若养老社区经营得当,现金流稳定,可为险企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家险企布局

日前,大家保险旗下大家健投与成都文旅资管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合力在成都市金牛区打造养老社区——大家的家·成都五丁桥城心社区。据了解,这是继北京朝阳、北京友谊、北京阜外、南昌永叔路、天津泰安道后,大家保险在全国布局的第六家城心医养社区。

近年来,保险结合养老社区的模式快速升温,多家险企尤其是大型险企纷纷入局。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险企涉足养老社区领域。除了A股五大上市险企之外,泰康保险、中国太平、大家保险、光大永明人寿、君康人寿、合众人寿等也均有尝试。

目前,不少险企推出的养老社区多定位于高端市场,以“打造高品质养老社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等为口号。例如,中国太保的太保家园已在长三角、环渤海、成渝及中部地区11个城市落地12个高端养老社区项目,开工面积71.6万平方米,储备床位约1.2万张。泰康保险已完成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等26个核心城市连锁医养社区和康复医院的布局,规划总地上建筑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可容纳约6.6万名老人。

也有险企将高品质养老社区与普惠型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如中国人寿集团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正加快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中国平安已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保险+”服务。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

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联动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社区项目可以在负债和资产两端对相关险企产生积极贡献。从资产端来看,养老社区投资模式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具有天然匹配性质,养老社区项目在保障理想入住率的情况下,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稳定可观的收益,对于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和资金运用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保险行业布局养老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保险+养老”模式可带来保险增量,促进大额保单销售,有助于高端客户经营;另一方面,险企资金规模大、周期长,需寻找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养老社区经营现金流稳定,需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资金特征匹配。

从目前情况来,目前已布局养老社区的险企大多采用“保险产品+养老社区”模式,即购买旗下保险产品可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享受免押金入住权、优先入住权等权益,以此来实现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服务的联动。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保费相对较高,门槛价格多为百万元级别。

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多为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客户可以通过买保险来锁定未来的入住权。如果养老社区接受交大额押金入住,一些年龄较大的客户可选择交大额押金入住,不用买保险。”

综合实力比拼

据了解,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有“重资产投入、轻资产投入、轻重资产投入结合”三种模式。重资产投入模式,一般是自建社区。轻资产投入模式,一般是寻找第三方合作社区,保险公司更多提供康养服务。

“养老社区的核心在‘后续运营和持续照护服务’,其主要盈利来自于长期租金收入和资产升值,现金回流速度慢,在开发和运营阶段均需要有稳定、长周期、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做支持。重资产投入模式取决于公司的资产规模,保险公司的角色往往是‘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合为一体。”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早期进入养老社区领域的保险公司大多采取重资产模式,近年来,轻资产或者轻重并举的模式更受欢迎并有望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养老社区比拼的不单是硬件设施,还有人才、运营管理、养老护理服务等综合实力。

“养老社区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养老服务能力,而专业水准的运营管理能力是国内养老机构的短板所在。”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保险机构养老金融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保险机构应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创新养老社区模式;瞄准失能高龄人群,打造照护服务能力;聚焦专业人才短板,探索“教育+”服务闭环;顺应营销转型需要,构建综合服务模式等。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在参与养老金融市场竞争的众多主体中,保险机构优势更多体现在服务属性和技术属性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将养老保险产品作为核心,发挥养老金支付端的特殊优势,驱动养老服务和养老社区的发展,打通社区养老、护理和传承的完整养老服务链条,推动建设“大养老”生态圈。

(责任编辑:谭梦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