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罗逸姝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已有81只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下同)宣布清盘,多数原因为业绩表现不佳导致的规模持续走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清盘的基金中,多只产品成立不到1年时间。与此同时,随着所管基金清盘,部分基金经理还暂时面临“无基可管”的局面。

日前,安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安信动态策略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日前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终止安信动态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这也意味着,安信动态策略即将成为2023年以来第81只清盘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安信动态策略目前持仓以债券型资产为主,截至2022年底的最新规模为0.27亿元。实际上,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该基金的规模已持续下滑,2022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的规模分别为1.26亿元、0.70亿元和0.27亿元。

据Wind数据,以基金到期日作为统计标准,截止4月17日记者发稿,2023年以来共有81只基金进入清盘流程。从原因来看,其中21只是因为触及基金合同终止条款,包括规模、持有人数不达规定等;而其余61只则是经过了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中金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6家公司年内已有4只产品清盘,位居各基金公司前列。

在上述清盘基金中,不乏成立时间不足1年的次新基金。例如,成立于2022年9月6日的长盛精选行业轮动A,于2023年3月11日开启清算,存续时间仅半年左右;成立于2022年6月30日的南方固元6个月持有A,存续时间不足8个月;成立于2022年6月22日的申万菱信智量A,存续时间约8个月。

从原因来看,长盛精选行业轮动A、南方固元6个月持有A皆因规模过低而触发合同终止条款。据长盛基金此前公告,截至今年3月10日,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而南方基金也公告称,截至2月21日,南方固元6个月持有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基金市场持续扩容,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不少次新基金快速沦为“迷你基”,而这也反映出基金公司在渠道建设和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尚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基金清盘还导致了对应基金经理的“无基可管”现象。4月14日,安信基金发布提示性公告,审议《关于终止安信盈利驱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一旦议案通过,安信盈利驱动将面临清盘,而该产品是基金经理陈卫国旗下的唯一一只在管产品。

此前的4月11日,融通基金称,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于3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终止融通沪港深智慧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该基金原本由张婷、何博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而随着该基金的清盘,截至4月16日,张婷仍管理着融通核心价值混合1只基金,何博的在管基金数量则直接降为零。

(责任编辑:叶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