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届广交会线下展日前闭幕。本届广交会期间,多家银行针对广交会及外贸场景,推出一系列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涵盖外贸企业出海中的融资、结算、避险等多种需求。
(相关资料图)
不止于针对广交会的专属服务,银行业近期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丰富产品货架和服务谱系,顺畅融资渠道、便利结算服务、缓释跨境贸易风险,助力外贸企业顺利出海。
“大窗口”让企业链接海外
“这届广交会人数并不比疫情前的2019年少。至于是爆单还是冷清,因行业而异。”来自河北唐山的一家农工具制造业参展商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我们今年准备了十多个摊位,大部分客户会现场谈完现场签单,还有部分客户还需要样品确认后再签单。从客流量和签单量来看,应该是和往年差不多的。”参展商青岛新恒科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魏女士告诉记者,公司是广交会的“老面孔”,已经有多年参展经验。
和众多制造业厂商一道,多家银行也亮相广交会展馆,设立金融服务咨询区、客户互动区等,并通过AI体验屏等为参展客商提供沉浸式体验。此外,不少银行也专门针对广交会及外贸场景,推出一系列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涵盖外贸企业出海中的融资、结算、避险等需求。
“以前办理跨境结汇等一些业务需要提交纸质委托书、协议等,现在在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就能办理一系列业务,操作起来简单易懂,和几年前相比确实便利了很多。”一位来自宁波的参展企业财务负责人说。
专属服务涌现
针对广交会等外贸场景,多家银行使出“杀手锏”。
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积极行动。如工商银行为广交会小微客群定制“广交贷”服务方案,包括跨境贷、电力快贷、国担快贷、“税务贷”“e抵快贷”“e企快贷”等多款产品,满足广交会小微客商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农业银行推出“跨境e采收”产品,与市场采购平台对接,企业通过手机发起收汇申请后,交易和报关等信息由市场采购平台直接传送到银行,银行审核后即可入账。
此外,地方性银行也在因地制宜推出特色金融服务。例如,广州银行运用线上及线下专属服务产品与通道,推出133届广交会专属服务,在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广交会的外贸企业开设专属服务通道,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还推出“广银结汇通”“广银售汇通”“广银开证通”等产品,外贸企业可申请线上办理结售汇、实时汇率查询、信用证开证、外币通知存款等业务。
优化跨境金融服务
事实上,银行业近期正在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外贸企业顺利出海。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能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完成跨境支付结算,适时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融资等。此外,一些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银行在提供风险对冲工具的同时,还可通过顾问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普及外汇风险知识,帮助其丰富应对手段。
主要经营制冷配件出口业务的济南莱福瑞制冷配件有限公司和济南瑞泰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日前通过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中信银行相关人士介绍:“在梳理目标客户清单并开展上门营销服务过程中发现企业对汇率波动敏感度较强,有外汇衍生品业务需求,我们立即组成联合团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中信银行外汇衍生品专项授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办理外汇衍生品缴存保证金导致资金成本占用高的难题。本笔业务从授信审批到业务落地仅用时一周。”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为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出海抢订单”提供融资助力、加强对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近期成为多家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针对经营、生产、物流等关键环节推出相应信贷产品,缓解小微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以产业链作为整体对象,围绕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上下游产业链,进行适当的、足够的金融支持,提供结算、融资、风险管理等服务,助力产业链运行更加平稳、更加顺畅高效,提高我国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竞争力,银行还有很大空间去探索。”曾刚表示,“银行可以围绕产业链去构建相应的服务模式和平台,提升系统服务能力,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