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弹指一挥间,2023年的3月22日已是第31个“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6个“中国水周”。几十年来,人们节水护水的意识不断加强,不容忽视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无数人。此时,来审视都江堰的“水”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市以水为魂、因水而兴,切实担当起成都平原水源涵养地的重任。近年来,在水功能区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江堰作出了有效探索,迈出了坚实步伐,牢牢守护幸福的源泉。
摄影|谈农
(资料图片)
碧水流淌千年
余秋雨曾经说过,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都江堰的水,在他笔下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生命:“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摄影|云卷云舒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的诗句震颤了迢遥的历史。锦江之水一直被诗人所吟诵,被世人所歌唱。据悉,都江堰市境内有干支斗农毛渠五级渠系,水系总长3352.6公里。其中岷江干流42.6公里;蒲阳河、柏条河等省管河道131.6公里;味江河等山溪河道201.3公里。有水库2座(不含紫坪铺水库),涉及国家级一级水功能区7个、成都市级一级水功能区4个。近年来,都江堰市精细划分县域水功能区,强化常态化监管,科学化推进河道水岸线建设,全域化推进污水处理。
摄影|折耳兔
画家吴小融的家坐落于都江堰市聚源画家村,家的旁边,是碧波荡漾的走马河。上世纪90代末,吴小融决定建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她到成都周边的一些地方考察过,在尼玛泽仁等画家大力推荐下,她来到位于聚源镇迎祥社区的画家村。她说:“一看见这条河,我一下就被迷住了,水是那么清、那么绿,是一种翡翠绿,这是在市区看不到的。我就下决心在这里定居了!”对很多来都江堰旅游、定居、投资的人而言,“翡翠绿”的水是最大的吸引。据了解,锦江流域都江堰段柏条河、徐堰河、江安河、走马河等河流水质持续保持II类水质,优良水质达标率100%。都江堰市还荣登“中国净水百佳县市”第一名。
守护生命之源
水对于都江堰而言,是自然的赐予,是先贤的庇荫,用心呵护碧水即是守护生命之源、幸福之源。
都江堰河渠纵横,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河流旁树立着的“河长制公示牌”,不仅公示有河长姓名、电话,还有河流沿革和历史故事。住在都江堰大道幸福公寓的张大爷说:“每天清早出来晨练,一看到这些公示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知道这条河有这么多人上心,作为都江堰人,我们更要自觉地保护河流!”而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女士说:“看到这些河流故事,就觉得河流仿佛有了生命,我们能了解她的历史,明白这座城市的文化源远流长。”
摄影|折耳兔
据了解,都江堰市河长办设立了300余个河长制公示牌,公示牌内容涵盖了河道名称、起止点、河道长度、各级河长名称和联系方式、河长职责、管理目标、河长办网址、河道故事等信息,对河道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说到这些公示牌,就不得不提到都江堰市近年大力推行的“河长制”。2017年,都江堰市制定出台了《都江堰市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方案》《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都江堰市河长制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明晰明确。
摄影|邓青
都江堰市设立了总河长领导下“二级党政、三级管理”的市镇社区三级河长制管理体系,并根据实际设立市级总河长2名,分别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设立市级河长12名,镇级河长156名,村级河长325名。制定了完善的联席会议、信息共享、信息通报、巡查督办、督导检查、工作考核激励和验收办法等六项制度。
摄影|云卷云舒
都江堰市河长制自推行以来,积极创新水生态旅游检察模式。由市河长办挂牌成立生态旅游检察联络室,成为全国首个在县级河长办挂牌成立的联络室,拉开了协同推进“长江流域”“岷江水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帷幕。目前,都江堰市河长制工作实现了管理范围全域化、群众参与全员化、协调机制联动化、技术手段信息化、问题处置刚性化、资金筹措多元化、奖励惩处常态化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河长制工作的抓细抓实,使得都江堰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作为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这是荣耀,更是责任!
图片摄影|折耳兔
用好天府好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生态为本、产业强核、文化铸魂,积极构建生态空间永续利用、生态功能价值叠加、生态投入保障有力、生态经济齐抓共管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摄影|折耳兔
光亮整洁、一尘不染的智能化现代化生产车间内,身着工作服、面戴口罩的工人正在机器前操作和监测,生产线上等待灌装的空饮料瓶整齐排队,随着长长的传输带进入灌装环节,这里就是位于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的元气森林都江堰工厂。元气森林(四川)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正毅说:“作为食品饮料产业建圈强链的链主企业,我们感受到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高质量推进‘天府好水’产业的强大决心,既看好未来发展,又深感责任在肩。未来,我们将生产出更多元气满满的产品,与都江堰人民一道做好‘天府好水’这篇文章!”
元气森林都江堰工厂正是都江堰市积极竞跑绿色工业新赛道一个缩影。好消息也接踵而来。今年1月,农夫山泉都江堰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在成都签约。农夫山泉将投资11亿元在都江堰投建四川第二个生产基地项目,该基地将在5年内全部建成投运,主要产品为天然饮用水及饮料等,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依托“天府好水”等生态资源,都江堰市这座因水而兴、以水为魂的城市,不断探索生态产品工业化转化、加速推动绿色工业强基倍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6日,成渝体育产业联盟暨第六届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南川区举行。会上,都江堰市虹口景区漂流中心荣膺川渝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川渝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名单。一水引来百业兴,“天府好水”将释放更大的活力!
蜀地古时水患严重,从《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到后来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地”,凝聚了李冰和无数代水利人的艰辛努力,其中的“堰工精神”更值得去深度发掘和传承。毫不夸张地说,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她滋润大地、濡养生灵,带来两岸的繁华,孕育厚重的文化……(宋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