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1-2022年度“感动遂宁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正式举行。川中油气矿的李忠良作为石油工人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代表接受了隆重表彰。
这也成为一个契机,让笔者和李忠良面对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86年初中毕业的李忠良,第一次踏足川中这片热土。36年过去,当年从川中采油三队走出来的学徒工,现在正带领着川中高技能人才阔步向前。
回溯往事,李忠良个人成长和川中油气田的发展交融在一起,他的热爱清晰可辨。
回顾过去,传承技艺,铸就“工匠”团队
李忠良知道自己文化不高。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生产现场,他都认真思考、举一反三,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绝技绝活,先后成功解决了“抽油机光杆磨损”“低压自喷油井深度结蜡”“伴生气井放空原油污染”等生产现场难题近300多次。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任何学习,一开始时必须要注重规范和标准。”1994年至2002年的8年时间里,李忠良作为选手多次参加了矿厂级、油气田级技能比赛屡获嘉奖,而1997年、2002年两次代表油气田参加全国和油气行业采油技能竞赛,却仅止步于第34名。每每谈及此事,李忠良无不遗憾地说道。
2006年,李忠良调任川中培训基地技能教员,他重身教、重示范,倾囊传授技艺,历年培训学员5000人次、带徒弟35人,其中15人被聘为高级技师、技师,25人被评为技术能手,徒弟历年斩获全国、油气行业和集团级采油气技能竞赛金牌4枚、银牌和铜牌12枚。
立足当下,带领团队,工作室变成研发地
2015年,李忠良领衔的“油气田采油专业技能工作室”成立,后又调整为“中国石油李忠良技能专家工作室”暨“四川省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
如何实现从自己干到带领团队干,尽快转变角色。同时,他还面临另一个挑战。川中天然气产量已占到油气田的半壁江山,主要工作对象由采油转向了采气。
常人看来,往往只看到他不同专业之间的轻松跨越,而忽略了这背后的坚韧与付出。他用行动给出答案。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主动、主动、再主动。
挑战越大,压力越大,工作的动力就越大。几年的时间里,他以身作则,大胆工作,创新工作。以闯劲和韧劲,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激发出每个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能,组织“红工衣”与“白大褂”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丰硕成果——技改革新、成果转化和技艺传承显著提升,先后解决集团公司、油气田生产难题21项,创造经济效益400余万元。领衔开发的“采输气管线自动清管装置”成功解决了油气行业级难题……获得好评如潮。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他的工作室成为了四川省“十佳”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油气田基层建设“示范班组”。他也成为了四川省“技术能手”,当选油气田“岗位能手”,荣获“感动遂宁十大人物”“遂州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等荣誉。
展望未来,胸怀大爱,带动油气能源报国
李忠良绝对不是一个沉闷的人。但在这个快乐的时刻,他表达幸福的感觉也只有寥寥几句。当众人还沉浸在欢庆的喜悦中,他的目光已经投向未来。
“油气矿再上千万吨,油气田跨越400亿,我们技能人才还要做大贡献!”
对青年工人的成长,李忠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说,现在企业里挑大梁的工人还都是中年人。最关键的问题出在责任心上。他认为,老工人为了工作可以废寝忘食,需要年轻人学习。
李忠良说:“如果大家都光想着出头,‘工’就成了‘土’,只有脚踏实地,‘工’成了“干’,才能有出路。”
谈及未来,李忠良说了三个愿望:一是把工作室搞好,带领团队,负重前行,做好表率;二是切实把“传帮带”搞起来,培养青年工匠,解决难题;三是带动全矿学会游泳,学好游泳,让大家健康生活、愉快工作。
一个半小时的访谈里,李忠良回忆过去,思源致远;解读现在,不畏困厄;展望未来,胸怀大爱。
用实干推动油气报国,用游泳锻炼健康体魄。他说,“我要肩挑两边、不辱使命。”(王金蓉文/刘建军图/赵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