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叮叮叮、铛铛铛”,在益阳南县厂窖镇西洲村下新码头电排处,十几名工人正在施工现场敲敲打打,赶着在3月底早稻生产用水前能及时将电排竣工,投入生产。
厂窖镇东濒藕池河中支,西临松澧洪道,三面环水形同半岛,全镇共计9处电排承担着全镇3.6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和防汛抗旱职责。然而该镇现运行电排基本都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设备老化,装机容量小,工作效率低,严重落后的水利设施已远远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为改变设施落后局面,为全镇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自2020年始,厂窖镇便陆续启动了对各处电排的提质改造和重建,直到去年底,同时启动了下新码头电排、肖家湾电排、厂窖电排等5处电排机埠的升级改造,增加装机容量,提升排水效率。以最先完成新建的玉成电排为例,电排原装机150千瓦/2台的轴流泵,改造后440千瓦/2台的贯流泵,原来50-100毫升的雨水,需要机器日夜运行3-7天才能抽完,如今1天左右的时间便能抽完。到今年3月底,随着各处电排的不断升级,60多岁高龄的“电排们”终于全部换上了崭新的躯壳。
“以前逢下雨或者出太阳,就要马上给守机埠的人打电话抽水抗旱排渍,那时候电排功率小,抽个水要抽好几天,田里经常因为水的问题被影响,现在政府把这些老电排都新建了,效率翻了3倍还不止,水一下就抽到位了,我再也不用担心田里旱涝了”祥和村种植大户梅老板道。
据悉,3年来,厂窖镇共计投资2020万元,完成了6处电排新建,其中包含1处内抗旱电排,3处电排提质改造,辐射面积达46500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实现现代农业改革的第一步,厂窖镇作为农业乡镇,农业发展直接关乎着全镇人民的钱袋子,基础打牢了,钱袋子才能鼓起来”厂窖镇党委书记蔡安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