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恢复与重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生活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图】
现在全社会重视非遗,重视文化,这是前所未有之幸事。但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非遗难免过度市场化,非遗作品、艺术品变成了产品和商品。在文化经济化的同时,非遗所承载的文化属性,却被弱化了。
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呢?山东省鲁砚协会给出了一份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不只使沉寂多年的鲁砚文化重现荣光,还让鲁砚跳出市场的浮躁与困扰,真正的重归文房四宝之列,从博物馆走进中小学课堂,从展示橱柜走上青少年书桌,真正与墨相濡,与笔相亲,在纸上重现华章。
日前,为了解鲁砚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开展中小学古文字篆刻课堂的成功之道,我们来到曲阜,采访了山东省鲁砚协会会长郝元勋和常务副会长同时也是尼石春秋博物馆馆长的李春汉,一探究竟。
■郝元勋:在宋以前,最好的砚台在齐鲁
在历史上,山东的砚台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至圣先师孔夫子,一个是书圣王羲之,尼山砚因之于孔子,琅琊紫金砚因之于王羲之,可以说这两个砚种自带人文意蕴,堪称“圣砚”。另有青州红丝砚在唐宋时,乃为全国名砚之首。西晋末和北宋末两次因社会动荡引起的“衣冠南渡”,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琅琊紫金砚和青州红丝砚落于沉寂,埋没千年。而曲阜尼山砚因其关涉圣人,被孔府和皇室垄断,民间反鲜有人知,造成流传不广。
山东省鲁砚协会成立于2014年,是全国第一家省级砚文化协会。鲁砚协会整合了山东境内二十多个砚种,有尼山石、紫金石、红丝石、淄石、砣矶石、徐公石、金星石、温石、田横石、尼山石、龟石、燕子石等,其石质、色泽、文彩、天然形状等都各具特点。鲁砚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砚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鲁砚协会多年来致力于鲁砚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在促进山东各地治砚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红丝砚、淄砚、尼山砚等也建立了专业的砚文化博物馆,曾在中华砚文化史上具有引领地位的鲁砚逐渐重回唐宋以前的荣光。
■李春汉:砚台不能只摆在展柜里
我从事尼山砚雕刻创作30多年,和郝元勋会长结缘,因之于尼山砚。2012年,看到曲阜尼山砚频临失传的现状,共同的热情、共同的责任感使我们走到一起,投身于尼山砚传承及其系列艺术品的挖掘和开发。我们抢救性的收购了大量的尼山砚石,为尼山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此开始了尼山砚的传承、研发和创作事业。
为了做强做大尼山砚,2013年我们成立了曲阜新民三宝艺术开发有限公司,组建起了十余人的研发创作团队,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2014年,在有关领导和砚界同仁的关注和支持下,各方面条件成熟,我们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鲁砚协会。2021年,在鲁砚协会的协助下,我出资建立了以保护和传承砚文化为主题的专门性博物馆——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于是,尼山砚砚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些年来,学习、创作、参展、参赛、获奖,建艺术馆,发起成立协会,建立专业性博物馆,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每当忙里偷闲,静坐沉思,偶尔抬眼望到展柜里的一方方砚台时,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古人铺纸研墨,挥毫作诗的场面,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情境!
砚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文人情怀,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砚都与中国文人朝夕相伴。物随境迁,砚在秦汉为具,唐宋为器,而在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心浮躁,每天面对电脑、手机,许多人已渐渐不去写字,而写字又很少用毛笔,用砚研墨写字的则少之又少。砚,正渐渐退出其初始的使用功能,除了被把玩、观赏、收藏,然后就被束之高阁了!美其名曰:精品,珍藏!艺术生命得以永续。看货币价值似繁荣,看艺术价值像走高,那它原本的使用价值呢?!
我的担忧正在这儿:看似生命延续了,实则灵魂丢失了!想想,着实有些悲哀。
砚台不应该只摆在展柜里。只被赏玩,束之高阁的砚台,事实上是在“文房四宝”中自动出列!
砚之为砚,首先体现在用上。实用,才是它的本真。审美情趣造就的艺术性和它的实用性应该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博物馆只是保护和传承砚文化的第一步,让古老的砚文化重现芳华,我想,恢复与重建铺纸研墨的文化生活方式,才是迫在眉睫的紧要工作。
砚若有思,它的的初心当如此,它的的愿望也应如此吧。
■郝元勋:砚文化要活态传承
山东省鲁砚协会的成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携手抱团共同发展的大平台。各个砚种有的建博物馆,有的建展览馆(或艺术馆);传承人收几个徒弟,传授砚雕技艺,在雕刻水平上精益求精;作品陈列、参展、参赛甚至拍卖……仅只如此吗?不是的!我认为,下一步,鲁砚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和创新,除了它的艺术性,让更多的人将砚台用起来,才是一个长远的重要任务。
我参与过尼山砚的挖与开发,尼山砚的价值不能单纯的用金钱来衡量,在保护和传承这方圣石的同时,更加关注到的应当是孔儒文脉的传承。而要让砚文化真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让砚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单位、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中去,让全民铺纸研墨,拿起毛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国家也正在积极引导,让书法进校园。曲阜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书法、砚文化等方面进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省鲁砚协会、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联合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汉字演变脉络法”书写教学体系,并配以自主研发的笔墨纸砚套装,以曲阜为基地,以馆校合作为抓手,成功地进入中小学校,开展古文字书写篆刻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暑期,山东省鲁砚协会、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中心、曲阜市教体局联合在孔子研究院成功举办“曲阜市首期传统文‘两创’骨干教师书法篆刻培训班”,让砚台作为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继续以它本来的历史面貌活态传承下去。
■李春汉:铺纸研墨要从孩子开始,写毛笔字要从“文字的童年”入手
今年,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联合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鲁砚协会,研发了“汉字演变脉络法”书写教学体系。以“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配套专门的笔墨纸砚,与曲阜尼山益海小学、尼山中学等学校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开设古文字课堂和篆刻课堂。让学生拿起毛笔,铺纸研墨,令校园再现千年书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字之初,本为画,书画同源。初学写字,就要从“文字的童年”入手,一个个稚拙古朴的甲骨文,阐释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初心,一笔一画都凝结着前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化石,是中国魂。
初执毛笔的孩子,不宜从法度严格的楷书入手,而以象形文字(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入手,通过“绘画”的方式,摹写中国古老的文字,既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孩子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同时,在摹写、练习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了软笔的特性,训练了孩子的坐姿、握姿、运笔,对孩子的专注力也有训练和提升作用。
“汉字演变脉络法”书写教学法颠覆了书写教学皆从楷书入手的固定模式,系统解决了初学者“入门慢”、“控笔难”、“练不会”、“不想练”等老大难问题,结合汉字演变的历史顺序、汉字成长的发展规律,沿着汉字的成长道路,在学习和体验中,复活了祖先的回忆与希望,触摸到汉字的深厚意蕴和精髓。
从研习古文字入手,学习汉字、热爱汉字,书写汉字,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能使国人从小就珍惜敬畏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从而建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自信。
■郝元勋:砚就要有“砚味儿”,这就是“砚魂”
现在的瓶装墨,大抵是化学调和墨。传统墨条是天然材料制墨,通过砚台磨出来的墨汁,稠度浓、光泽度更高,更适于书写。如今的书法家大都有砚台却不研墨,而用现成的墨汁,这种现状,必须得改变!凡事从小做,万事从头起。恢复千年书香,需要年青一代的参与,让更多中小学生加入进来,文化才能追本求源,砚文化才能连绵不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研墨,正是执笔写字之前的“理性情”之过程,研墨时,注意力渐渐集中,心达到平静,手臂、肘、手腕、手掌、手指连同相关的骨骼、筋腱、肌肉,都得到预热并达协调乃至灵活自如,手眼脑也通过在研墨的过程中达到默契,书写者的精神状态通过研墨渐入佳境!待墨堂涓滴汇聚,流入墨池,这时,执笔书写,当无生涩,毫不犹豫。
古人很享受研墨的过程。他们在研墨的过程中,还能完成好多事儿,比如构思、布局、打腹稿……然后,就是挥毫泼墨,就是妙笔生花,才有文思泉涌,才有锦绣华章!
孩子们虽理解不了那么深,但是,几千年来的汉字书写文化,确是可以慢慢熏陶和浸润的。
我认为,砚台的传承,就是文化的传承,砚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文房的那股书香味儿得保留。
这股书香气,我管它叫“砚味儿”!
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砚,就要有“砚味儿”,我们不断创新方式传承的就是这个“砚味儿”。
这个“砚味儿”就是砚的灵魂。
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先生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有个形象的比喻:活鱼须在水中看。如果说把“砚台”比作“活鱼”的话,那么,“水”就是当下仍然坚持铺纸研墨的广大文化人。非遗保护,民众参与至关重要。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中小学生入手,让千年书香重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只有这样,砚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砚台回归它应有的文化定位。
■结语
束之高阁并不是传承,变成标本也不是传承。
砚台,只有回归书桌,与墨相亲,散发书香,让其返现本色,还以清流,才是传承非遗的终极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是一件久久为功的大事,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做下去。
“要让砚文化真正地传承下去,古文字篆刻课堂等传统文化普及工程,不仅要走进校园,还要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全社会,不仅要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还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铺纸研墨,拿起毛笔,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郝元勋说。(孙雁冰 北群 崔峰)
来源:中国网生活
作者:孙雁冰 北群 崔峰
责任编辑:冯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