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的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从大年初六开始,村头的蔬菜交易中心重新活跃起来,每天300多吨蔬菜从这里发往杭州、南昌、西安等地。

南小王村只有100来户村民,大部分都是种棚的好手。而十几年前,村里青壮年不断涌进城里,用村民的话说是“家里没人、地里没苗、村里没钱”。

为盘活土地,村“两委”决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鼓励村民种蔬菜大棚。第一批种棚的村民当年就见到了效益,于是村里人种大棚的热情一下被点燃了。为拓展销路,南小王村于2016年引入蔬菜销售企业,配套建设蔬菜交易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恒温库等。“菜农在家门口就能交易,而且销路比较稳定,很多农户的草莓、西红柿等刚种上就被订走了。”南小王村党支部书记孙国贞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泽远中央大厨房生产的预制菜产品。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打通了蔬菜种植和销售两端,村“两委”开始琢磨如何提高种菜效益,那就是拉长产业链条,上蔬菜加工项目。“论农业论种菜,咱绝对是好手,但是对工业咱们不懂行啊。”孙国贞说。

正在这时,村里走出的“能人”袁朴凯带回来了好消息。他在青州城区创业做餐饮,为一些学校和机关食堂配餐。“生意越做越大,就想着扩大规模,准备上个预制菜项目。”就这样,2020年,泽远中央大厨房项目落址南小王村,村民的菜除了到市场上交易,又多了一个去处。

走进泽远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根根芹菜经过清洗、切段、传送,进入包装箱。南小王村及周边村种植的辣椒、茄子、土豆、芸豆等蔬菜,经过半成品加工,就可以供应饭店、学校等单位。

从新鲜菜到预制菜价值提升几何?袁朴凯用一个土豆举例说,以前土豆从地里刨出来直接卖掉,1元钱一斤,现在做成土豆丝、条、片、丁等形态的净菜,能卖到2元,做成预制菜价格还要翻倍。

泽远中央大厨房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袁朴凯说,预制菜项目让村民的收入多了一份保障。他们现在只有一条净菜生产线,每天加工蔬菜15吨,按照公司的发展势头,近期得再上两条生产线。除了净菜,他们去年新上了麻辣风味食品加工生产线,制作麻辣土豆片、藕片等12种风味预制菜产品。

泽远还聘请专业人才担任蔬菜精深加工首席技术专家,并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袁朴凯说,新的一年,他们准备联合研发多种分切蔬菜和恒温食品,进一步拉动蔬菜收购和深加工。(记者陈国峰)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国峰

责任编辑:冯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