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自然资源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共同举办地球日主场活动。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成果,中国山水工程获评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从福建闽江口到安徽巢湖,从重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到河南南太行地区……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在20多个省份实施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今天,让我们走近它。

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


(资料图片)

春日的福建闽江口,芦苇摇曳,鸟鸣声声,吸引了不少观鸟爱好者前来打卡。

“你看,这里退潮时有一望无际的滩涂和芦苇荡,更有成群的珍稀鸟类,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观鸟爱好者陈超灵一边指着远处成群的飞鸟,一边对记者说。“等到冬天,这里的鸟儿更多,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然而,作为福建省最大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这片各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曾遭遇种种“创伤”、面临各种威胁。正是有赖于山水工程的实施,这里的盎然生机得以守护。

“这只是44个山水工程的一个缩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王磊说。他介绍,为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2016年以来,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支持了5批44个山水工程。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奖补资金近800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为提升实施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和科学布局。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长江重点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中国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和重大工程总体布局,并编制了9个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近年来,省、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也在有序开展。“山水工程基本布局在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或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关键区。”王磊说。

另一方面,发挥中央专项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奖补资金,建立了管理制度。同时,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多元化投入激励机制,对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明确了支持政策,释放了政策红利,拓宽了资金投入渠道。制定出台系列标准,为一体化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指引。建立我国第一个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系统指导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带有通则性质的规范。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项标准也陆续出台。目前共出台各类技术标准20余项。

探索出大尺度生态修复的系统经验

202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粮农组织启动了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评选。中国山水工程从全球15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修复旗舰项目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由于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方法,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

重庆广阳岛综合实施“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保护措施,江西赣州南方丘陵山区开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治”治理模式,山东沂蒙山东汶河流域实施“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44个山水工程的实施,发挥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探索出不少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经验。

王磊介绍,山水工程构建了跨部门、多主体、多学科的协同机制。各地在推动山水工程实施中,逐级成立了由所在省、市、县政府及自然资源、财政、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形成了跨部门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相关领域专家、本地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面主体也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以区域或流域为单元统筹部署,初步探索出多要素系统治理的新模式。

山水工程实施中,通过土地政策激励、金融工具挖潜、融合产业发展等,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例如,在浙江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工程中,建立了千岛湖水基金,采用针对水源保护的“慈善信托+商业信托”架构,投资有益于水源保护的生态农产品、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文创项目等生态产业,打造“千岛清泉”品牌。

各地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也在探索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相关产业,在帮助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的同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管护和维持。例如,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工程中,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葡萄酒和旅游产业也得到良好发展。

山水工程既传承了传统生态智慧,又借鉴了国际先进理念。工程实施中,鼓励融合本地知识和生态传统智慧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例如,浙江瓯江源头区域山水工程将当地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稻鱼共生”和“茭鸭共生”农业可持续利用系统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在推动山水工程实施中,充分转化吸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再野化、近自然、适应性管理等国际理念,并纳入相关规划和技术标准,推动本土化。

“这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示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高度负责任的形象,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已成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王磊说。

(本报福州4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舒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