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 “13 岁女孩患宫颈癌 7 年” 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推算下来,这个女孩从 6 岁就发现了宫颈癌,一直和病魔斗争至今。

大家心疼其不易之余,也有不少人质疑:小姑娘是不是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有没有遭遇到侵害?而很多媒体也在借机呼吁人们及时接种 HPV 疫苗。

HPV 确实和宫颈癌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这个案例中,HPV 很可能并不是罪魁祸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HPV和宫颈癌

纵观人类和癌症的斗争史,可能从未有哪个癌症像宫颈癌这样病因明确、防控思路清晰。有统计研究表明,全球的宫颈癌中 99.7% 的案例存在 HPV 感染,可见 HPV 在宫颈癌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HPV 并非只和宫颈癌有关。HPV 是一个包含两百多种亚型的庞大家族,不同类型的 HPV 对应着不同的疾病。

有些危险性较高的 HPV 更容易导致宫颈癌、外阴阴道癌、肛门癌、男性阴茎癌、口咽癌等恶性病变,而有些危险性不高的 HPV 则对应着尖锐湿疣、皮肤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相对良性的病变。

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医生尤其关心是否有高危型 HPV 感染,因为低危型 HPV 仅增加尖锐湿疣的风险,而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则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中最高危的 16 型、18 型更是参与了 70% 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病过程。

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推荐适龄女性接种 HPV 疫苗,二是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和(或)宫颈 HPV 联合筛查。几乎可以说,只要能防住 HPV,就基本杜绝了罹患宫颈癌的可能性。而随着 HPV 疫苗的普及,很多医学学者甚至乐观估计:宫颈癌或许会是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癌症。

02 非 HPV 相关的罕见宫颈癌

如前文所言,99.7% 的宫颈癌和 HPV 感染有关,也难怪很多网友怀疑 6 岁的小姑娘是不是感染了 HPV 才不幸患癌。

然而,HPV 导致宫颈癌有两个必要条件:高危型和持续感染。多数性活跃人群会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感染 HPV,但最终进展为宫颈癌的只是少数人。因为 HPV 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人感染后都能在一年内自愈。

高危型 HPV 诱使宫颈细胞发生癌变需要足够的作用时间。据估计,在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的前提下,宫颈细胞从感染到发生浸润癌平均需要 15 年。

所以,多数人短时间的一过性感染很难达到宫颈病变的条件。也因此,肿瘤协会不建议无症状的健康人群在 25 岁前进行包括 HPV 在内的宫颈癌筛查,以免暂时性的感染和宫颈细胞学异常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治疗。

反观这个 6 岁儿童的案例,即便她感染过高危型 HPV,也很容易自愈。即便她从出生起就持续感染,也达不到病变的时间条件,所以她的宫颈癌不太可能由 HPV 导致,而更有可能为非 HPV 相关的罕见宫颈癌。例如胚胎源性的横纹肌肉瘤就有儿童期发病的宫颈癌的病例报道。

话又说回来,即便不考虑真正的病因,9 价 HPV 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最低也要 13 岁,而 2 价和 4 价最早也要到 9 岁才推荐接种。呼吁接种 HPV 疫苗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以这个不幸的个案作为宣传疫苗的契机,其实有点文不对题了。

03 如果性传播疾病发现于儿童

新闻引发关注后,很多网友由宫颈癌联想到 HPV,进而担心当事人是否受到侵害。现在我们已经分析过,小姑娘的宫颈癌不太可能由 HPV 导致,大家暂时可以松一口气了。

虽然看起来有点“多此一举”,但网友的担心并不多余。判断宫颈癌的发病原因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储备,非医学专业的网友作出不准确的判断非常正常。但万一真的发现幼童感染 HPV,或者罹患其它性传播疾病,一定要引起警觉。

性传播疾病是临床上识别儿童遭遇性侵害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儿童患有性传播疾病,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原体进行进一步甄别。一些病原体例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等,如非出生携带,几乎只能通过性生活获得,发现后就必须高度重视;另一些疾病如 HPV 感染、HSV 感染等,虽然也可通过性生活传播,但性传播不是唯一途径,还需要留意病史、体格检查等有无异常,以便进一步判断是否有遭遇性侵害的可能。

目前,咱们国家已立法明确了侵害未成年人的强制报告义务,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组织及从业人员,如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识别和举报未成年人可能遭受到的不法侵害不仅是相关从业人员乃至全社会的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

写在最后:很多罕见宫颈癌都有不错的预后,医学技术也一直在进步。衷心祝福那位姑娘和一直守护她的家人经历艰难的开局后,能收获平安幸福的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