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浙江省衢州市水利局铜山源水库灌区作为全省七个大型灌区之一,近年来围绕“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数字赋能”三个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切实保障灌区农业提质增效和粮食生产安全。在2021年通过省级节水型灌区创建的基础上,近日又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列入国家级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单位及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投融资改革试点。
夯实基础,推进灌区设施迭代升级。全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中央支持大型灌区建设的契机,铜山源水库灌区先后实施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8期,项目总投资4.83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3.38亿元。目前,正紧锣密鼓推进“十四五”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灌排设施得到有效改善,灌区灌溉供水保障率、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均达100%,干支渠防渗衬砌率提升到77.8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1998年的0.294提升至2021年的0.551,输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全面做好灌区管护,采用物业管理加日常巡查等方式,定期对灌区水工建筑物开展检查,并做到即查即改,切实保障灌区供水基础。
创新机制,实现灌区科学精细管理。以铜山源灌区为试点,在全省首创“渠长制”,落实专项经费,增加灌区管理人员力量,做到“勤分析、强调度、控流量”,优化水量分配,保障供水“最后一公里”,减少重复供水,提高供水效率。通过实施“渠长制”,节水成效明显,各乡镇渠长对管辖支渠实行建群、立册、分段管理,与用水户面对面沟通,供水信息实时,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2年来粮田亩均节水65立方米,全域灌区的节水达到2200万立方米以上。《衢州市首创“渠长制”、服务灌区“最后一公里”》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地方水利改革十大典型案例。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了工程巡查、维修养护等15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水、依规管水。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倒逼农业用水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年亩均灌溉用水量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1058立方米下降到2018-2020年年均348.28立方米,节水成效显著。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灌区。聚焦工程运行、智能灌溉、应急处置、便民服务等方面需求,构建灌区江河渠沟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集成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工程检查、维修养护、工程运行及工情、水情、雨情、墒情管理等功能。依托灌区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使管理行为固定化、可视化、数字化,确保操作流程标准化、灌区管理规范化。以水利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布设量水设施34处、水闸工情监测8处、渡槽安全监控3套、图像监控43处、水闸自动控制2套,实现计量设施100%全覆盖,并完善运行管理平台及信息管理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灌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智慧管理。(严征东 李育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