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郑州发生过地震?仰韶村的先民们普遍营养不良,患有贫血症?南阳岩画最新考古调查,目前已发现遗迹点达上万处,遍布南阳大部分县区,竟都是出自史前先民之手?
1月5日,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召开,公布了多项考古新发现。其中洛阳市偃师区偃师商城小城和水系遗址有最新考古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的状况。
(资料图)
河洛古国距今5300至5000年前发生过6.0级以上地震
去年7月6日晚间,新密市发生了3.1级地震,引起了广大郑州民众的热议。郑州也会发生地震?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就发生了多次地震。
大河村遗址近年的勘探发掘表明,大河村遗址外周被一环壕环绕、遗址中部存在一周平面近长方形的夯土墙体、遗址内发现有大量地震遗存,特别是2022年的发掘及研究表明在仰韶至龙山时期遗址内至少有两次不同时段的地震,其中一次地震震级不小于6.0级。
环壕、夯土墙体、地震裂缝、地臼等一系列重要遗存的发现,为了解大河村遗址的聚落布局,不同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变、开展郑州地区的自然灾害研究,加深对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的认识提供了重要资料。
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被业界称为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包括护城壕沟体系,内部壕沟沉积物液化变形,伴生地面沉陷,地裂缝发育。中部壕沟南壁发生崩塌。居址区内形成一条断续的近东—西向古地震裂缝,裂缝南侧地面塌陷,使部分墙体倒歪等。
碳-14定年方法揭示,该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5300至5000年前。分析古城壕沟内地震液化形成的微环境,结合震级—液化最远分布距离经验公式和区域构造环境,研究人员初步推测本次地震的震级至少在6.0级以上。
结合考古调查揭示的居址区文化地层的演替序列,推测该古地震造成了遗址居址区内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并对双槐树聚落产生影响。
仰韶村遗址史前先民多患贫血?这项人种与健康考察作了研究
仰韶村遗址是7000至5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那么,5000年前的仰韶村先民,他们的平均死亡年龄是多少岁?
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李彦桢作了仰韶村遗址史前人群的人种与健康的初步考察的汇报。
李彦桢说,现已收集仰韶村遗址墓葬和灰坑人骨共11例,分别来自于仰韶时期灰坑2例、龙山墓葬1例和龙山灰坑8例。仰韶时期的平均死亡年龄为37.5岁,龙山时期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0.72岁。
仰韶男性龋病患齿率为6.67%,与原始农业5%左右的龋病患齿率较接近,而龙山男性患齿率略高于仰韶男性,龙山女性更高,达到12.5%,已经高出了较发达农业社会的平均值(9.2%)。或许在龙山时期,仰韶村遗址已经处于较发达农业经济中。
李彦桢分析说,龙山人群女性的龋病、牙齿生前脱落和牙周炎患齿率略高于男性,可能说明女性的口腔健康状况略差于男性,在饮食结构中,女性获取了更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仰韶、龙山人群的牙结石高患齿率可能意味着当地饮食中富含较黏性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并且所处生活环境的水质含沙量较大。
古河道、人工导改水道被探明解密偃师商城咋用水
偃师商城当时是怎样用水的?宫城外的水系又是如何布局的?洛阳市偃师区偃师商城小城和水系遗址有最新考古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的状况。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202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队)结合“十四五”期间的勘探和发掘工作计划,申请了“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偃师商城小城和水系遗址”发掘项目。
去年的勘探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基本探明了大城西侧古河道的位置与基本走向,同时发现在大城内侧普遍存在着断续的壕沟。同时探明了Ⅲ号基址群的基本布局,在宫城以东64米处,新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座。
根据介绍,本次发掘探明了古河道、人工导改水道和相关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确认了晚期倒“几”字形水道包含两个阶段,证实了晚期水道晚段圆弧状形制为早段水道废弃后改造形成;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宫城东西两侧外围水系的了解。
三期宫城西墙的门道的发现完善了对偃师商城宫城区布局和交通孔道的认识,排水设施的发现也对宫殿区的大型建筑沿革及整体布局的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
无独有偶,方城八里桥遗址去年也有水利设施方面的发现。2022年度八里桥遗址的勘探与发掘对研究该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布局与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材料,尤其是壕沟、古河道、坑塘、灰沟等遗迹的发现,对研究该遗址的水利设施与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史前人类的艺术南阳已发现岩画遗迹点上万处
或点或线或图案,或单一或成组,史前时期的岩画,是几千年前先民的意识形态的体现,蕴含了当时的智慧和文化。1月5日,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交流会上,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汇报了2022年南阳岩画的考古调查,目前已发现遗迹点达上万处,遍布南阳大部分县区。
2022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南阳岩石文(岩画)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岩画的年代、性质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根据介绍,目前已发现遗迹点达上万处,遍布南阳大部分县区。按照岩画的形制结构、性质功用归纳为八大类:凹穴类,文字符号、线刻纹类,圆盘状类(日晷),祭坛类,图腾类,生殖崇拜类,石洞、石屋类,巨石堆叠类。
南阳凹穴岩画(爻窝)主要为圆形组合和线性图案。双排凹穴组合是南阳最具特色的组合形式,最多可达双排24连穴。岩画大都刻在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上,多分布在海拔较低、视线开阔的浅山丘陵地带,周围多分布有河流。制作方法大多为直接敲凿法,少数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
南阳岩画分布范围广、规模大、种类多样,属中原岩画体系。通过调查,为人类早期文字、天文历法的产生,早期人类的意识形态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南阳岩画的发现为探索中原史前文化,特别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