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元素商品走俏
□本报记者 孔学姣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农历兔年春节即将到来,1月19日,记者刚到位于郑州东四环的郑东花卉市场,就看见一个手举小兔子形状气球、身穿印有“好事成兔”字样卫衣的小朋友,背诵着童谣跑进一家卖节庆用品的店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跟着小朋友走进去,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红灯笼、中国结、春联和福字等新年饰品让人眼前一亮,含有“兔”元素的饰品都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就连“兔”字的谐音成语也被做成创意贴纸。
“因为是兔年,也想应个景,买点带兔子元素的饰品,之前已经买了带有兔子的手机壳、地毯等。”开启“买买买”模式的消费者王敏是从周口赶过来的。店主表示,每年厂家都会设计推出一些生肖饰品,今年的兔元素饰品种类更丰富,也更精致。粗略统计,他们店内包含兔元素的商品有十几种,非常受欢迎。
商场内也能赶“年货大集”。郑州市东风南路上的一家商场内,大厅里的一排年货摊子让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兔子造型的积木在微微摇着脑袋,毛茸茸的兔子玩偶憨态可掬,连红包也是兔子样式的,趣味十足。走进旁边的星巴克咖啡厅,新上的兔子杯子、茶壶和存钱罐,个个精美。店员告诉记者:“这是新年第一波产品,红色的兔子杯非常抢手,店内仅剩两套了。”
某电商平台近期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与“兔年”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倍。消费者喜欢用兔年款的各种商品把家装扮起来,家居日用品的销售额占比最高。同时,很多人也喜欢用可爱的兔子造型饰品打扮自己,珠宝首饰品类的消费额占比也不低。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十二生肖寓意丰富,承载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然说,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此时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卯兔”有“保将来之安宁”的意思。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在辞旧迎新之时,兔元素商品自然受到大家喜爱。
藏在历史文化中的兔子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经》中这样描写兔子的悠闲自得。
农历卯兔年到了,在传统的十二生肖中,兔排位第四,配属十二地支卯,合称卯兔。唐代苏鹗《苏氏演义》中道:“卯,兔也。其形入于月中,遂有是形。”玉兔、顾兔、冰兔、桂兔、蟾兔等都是月亮的美称。
兔作为一种动物,很早就进入了人类的生活。考古工作者在全国7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兔骨,经过动物考古学者辨认,基本属于野生的旷兔。旷兔这个名称很形象,它们动如脱兔般在原野上生活、奔跑。而人工饲养的家兔来源于穴兔,温顺可爱。我国人工驯养兔子,据说是明代从欧洲传入的。
中国的兔文化源远流长,兔子作为天降祥瑞的使者,不断出现在历代典籍及诗词作品中。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兔”字,突出兔子大耳朵、短尾巴的特征;金文延续了这种表达方式,有时还直接绘出兔子的形状;从小篆开始,确立了现代“兔”字的雏形。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野兔的各种形象描述,《韩非子》中有“守株待兔”、《战国策》里有“狡兔三窟”的典故,《木兰辞》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描述更是形象生动。
兔文化隐藏在各类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里。兔和玉相得益彰,玉兔最可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玉兔出于安徽凌家滩遗址。安阳殷墟出土的白玉兔,作俯卧状,头大身短、长耳后竖,颇为可爱。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不少兔形文物,质地多样,时代跨度大、造型别致,诠释了古人心中的兔文化,其中一只来自唐代的玉兔,通体圆润、眼神呆萌,被称为“兔墩墩”。剪纸、刺绣、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随处可见兔的形象。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富有浪漫想象力的古人很早就将月亮、兔子这两种形象联系在了一起。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有蟾蜍与兔拱围着一弯新月的图像。汉代的画像石、砖上经常可见玉兔捣药的场景。嫦娥奔月是中国最经典的神话故事之一。当代航天工作者将古人的探月梦化为现实,“嫦娥号”“玉兔号”紧密合作,在月球上留下了中国的印记。
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南阳市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等博物馆推出了与兔文化相关的临时展览,还有众多的文化场馆举办与“兔”有关的活动。
让我们与“兔”同舞,迎接美好的兔年。
河南小兔跑出“中国速度”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兔年说兔,要说咱河南哪里的兔子多、品种好,还得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这里年可出栏伊普吕配套系种兔40万只、生物实验用兔10万只、商品兔100万只!
1月18日,当记者走进该公司的标准化兔舍时,瞬间被这里数不清的兔宝宝萌化了。
该公司副总裁王金华介绍,养兔这里面的科技含量多着呢。动物跟人一样,也讲究一个“辈分”。为了保持种群的纯洁度,该公司与世界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领军企业法国克里莫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不仅成为伊普吕肉兔配套系在亚洲的唯一“代言人”,也成为全国唯一的法国伊普吕曾祖代配套系种兔供种基地和河南省规模化实验兔供应基地,年可出栏祖代种兔10万套、父母代种兔30万套,由此极大程度提升了我国肉兔良种的覆盖率。
“我们着力培育自主配套系肉兔品种,致力打造肉兔种业的‘中国芯’。”指着总控室里不同屏幕跳动的画面,王金华说,我们已完全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养殖方法,采用自动化笼具以及自动加水、自动清粪、自动消毒、智能环控等系统,实现了全程“智慧”管理。
那么,小兔子如何走向大市场?据介绍,该公司依托肉兔养殖“一产”,立足兔产品加工等“二产”,拓展研学等“三产”,从而构建起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肉兔全产业链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带动济源30个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300万元以上;累计在济源及周边辐射发展兔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家,带动种养户4000余户;累计带动新疆和田、宁夏银川、湖北十堰等大中小型肉兔产业扶贫基地14个,年出栏肉兔5000万只,为“小农户”对接了“大市场”,把“小兔子”做成了“大产业”,河南小兔也在助推乡村振兴、提升肉兔种业等方面跑出了“中国速度”。
小兔子大产业
□本报记者 刘晓阳
1月18日,腊月二十七。清丰县鑫茂兔业养殖场内,8000只商品兔整装待发,准备运往四川。
“豫丰黄兔新年开门红,元旦过后,销量‘噌噌’往上涨。”该公司技术经理刘东超说。
刘东超口中的“豫丰黄兔”,是由省农科院和清丰县联合育成的优良中型肉皮兼用型兔品种,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肉兔品种,也是省“四优四化”科技行动支撑计划专项示范推广的主要品种。
“该品种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豫丰黄兔培育参与者、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研究室主任陈直说。
近年来,依托省“四优四化”豫丰黄兔繁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清丰县政府合作,培育豫丰黄兔养殖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豫丰黄兔养殖、兔肉深加工、肉兔活体和兔肉产品销售产业链,引导豫丰黄兔产业快速发展。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衣衫裤。”如今,我省兔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数据,我省2021年兔出栏量1707.47万只,存栏量960.39万只,出栏量居全国第五。
在兔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省涌现出平顶山大筐啤酒兔、鹤壁胡福记、郑州三想豫兔园等餐饮企业,但与“哈哥兔”等四川兔肉品牌相比,品牌知名度还远远不够。
我省畜牧业品种和产品有夏南牛、固始鸡、道口烧鸡等知名品牌,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豫丰黄兔发展提供了借鉴。“目前,豫丰黄兔只有活体品牌,要支持豫丰黄兔保种企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产品品牌,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陈直表示,要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逐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兔肉加工和品牌产品的研发,提升兔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是养兔的,今年又恰好是兔年,希望新的一年豫丰黄兔大展宏‘兔’,让更多老乡发家致富。”提起新年愿望,刘东超说。
癸卯年为什么是“双春年”
□本报记者 张体义
2023年1月22日,农历癸卯年春节。细心的人们发现,癸卯年不仅闰二月,头、尾各有一个立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双春年”。
历法为何有如此安排?记者采访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吕宏军。
吕宏军说,登封告成周公测影台,是中国测日影确立二十四节气的见证者,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核心发祥地。二十四节气从西周开始孕育,最早肇始的是“两至两分”,春秋时孕育了“四立”,到了战国时期,其他十六个节气形成,秦汉时期得以定名。
西汉初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历法之中,成为农耕的指南,对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癸卯年头、尾各有一个立春,一个是农历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另一个是农历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
吕宏军说,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的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回归年来确定的,一年为365天或366天。农历的月是根据月亮朔望变化周期确定的,一个月为29.53天,阴历一年为354天或者355天。这样,一年中阳历和阴历之间就出现了11天的偏差,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就超过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的矛盾,人们通过“置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而二至三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一般来讲,“十九年七闰”。2023年农历闰二月,全年有380多天,这样一来就导致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于是就出现了“双春年”现象。
闰几月有什么讲究呢?
吕宏军说,几月置闰和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分节气和中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合称节气。由于太阳回归年与农历的矛盾,会造成二十四节气逐月后移,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到月末,下月就没有中气了。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就以无中气的月置闰。农历癸卯年二月就是无中气之月,所以“闰二月”。闰其他月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