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给慈善组织捐了1000万】2023年“五一”小长假前夕,杭州市慈善总会收到了机构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捐赠人是一位女士,她出资500万元人民币,成立“香樟专项基金”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她选择匿名捐赠,深藏功与名,只愿物尽其用,让捐赠发挥价值。
(资料图)
捐赠从来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重要的是数字背后每一个鲜活的捐赠人。他们因何而捐?他们希望通过捐赠表达什么?捐赠对他们的家庭、对自己、对社会有何影响?都市快报快公益辗转采访了捐赠人的女儿,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次捐赠背后的意义。
母亲说,疫情过去了,时间差不多了
2008年,应晗(化名)的母亲做了一个决定:晚年要捐出自己的财产。“那时她才50多岁,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和社会的飞速变化,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体悟。”应晗说,“我和妹妹都尊重她的决定。”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母亲不断和应晗姐妹讨论这项“捐赠”的细节,捐多少钱,怎么捐,捐给谁……2023年清明刚过,母亲对应晗说:“疫情过去了,大家交流方便起来,时间差不多了。”
“听到这句话,我有一瞬间的震惊,但很快平静下来。”应晗说,“妈妈说了十多年的事,终于到了要办的时候!”过了几天,妹妹也从母亲口中得到了消息。“我和妹妹没一句反对,我们都认定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捐赠金额也是大家说好的,先捐1000万,只是何时开始而已。”
学理工科的应晗是个“行动派”,接收到母亲的捐赠“指令”,她马上着手做功课。平时刷短视频和微博,看到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她会随手捐一点钱,现在要帮母亲捐好这一笔钱,还得慎重。
应晗定了三个筛选条件:首选本地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有信誉保证;机构透明度要高,有花钱保证;捐款可惠及的人群尽可能广泛,有受益人保证。她用一天时间搜索资料,按照基金会中心网发布的“中基透明指数(FTI)”从高到低排列,锁定了在杭州的几家慈善组织,并一一电话沟通。和母亲商量后,她们给杭州市慈善总会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分别捐赠了500万元。法务合规流程花了十来天,捐赠款在签订合同三天内就打到了这两家慈善组织的账上。
其实,疫情给应晗母亲的家族收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母亲的捐赠想法没有改变过。“我们不用奢侈品,生活成本也不高,妈妈的这个夙愿,我们一定要帮她完成。”应晗和母亲商量,“未来等资金陆续到位,我们还会做第二笔捐款,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捐赠方法和手段。”
我女儿才知道,外婆做了那么酷的事
捐完钱,应晗把收到的捐赠证书给女儿看:“我女儿非常震撼!她正在读中学,根本想不到,外婆竟然做了那么酷的事情。”
母亲做出这个决定,应晗一点都不意外。母亲年轻时当过医生,见识过人间疾苦;后来离开医院支持父亲创业,最辛苦的时候,她一人要做三份工,提前透支了身体。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母亲越发觉得,“赚钱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身体更加重要。钱治不好身体,但如果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就有价值”。
“我妈妈的生活很简单,她不是那种可以从名利得到幸福感的人。”应晗知道母亲此次捐赠的目的,一个是希望回馈世间,因为她认为钱在帮到人的时候才有意义;另一个,她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对钱不要太贪心,要认识到钱只是世间的流通工具,不要太执着。“其实我现在对钱还是有点执着的,没有办法把钱都捐出去做慈善。我妈就劝我慢慢想明白这件事。我想细水长流做慈善这件事,我和妹妹会一直做下去。”
对应晗来说,此次捐赠对家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我女儿快要中考了,压力蛮大。我给她看捐赠证书,就是想告诉她,学习不是为了以后挣钱,而是为了自己,为了社会。不追求名利,不要被功利的东西局限住,人生有更多广阔的可能性。”
应晗说,在社会上,积累财富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育的点滴积累和正向循环,妈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方向。
希望这笔钱公开透明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捐赠之后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应晗最看重的是“公开透明”和“及时反馈”。
以前做线上小额捐赠的时候,她都会仔细查看项目内容和资金使用明细。曾经有平台向她推送过一个给留守女童捐赠卫生用品的公益项目。她研究项目预算后发现,请人给孩子上卫生科普课程,单次费用就要9000元。“这个预算不太合理,如果不认可项目,我是不会捐款的。”
应晗代表母亲在杭州市慈善总会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分别捐赠500万元,设立了专项基金,都以“香樟”命名,并约定了资金的使用机制。在最初选择受捐机构时,应晗就考察过相关机构的公益项目,排除掉一些不太认可的项目方向。母亲更关注生命健康和救急救难类的方向,应晗比较关注和孩子有关的公益项目,尤其是“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经过了几轮沟通,应晗说:“我们充分信任合作的慈善组织,希望他们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内,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后续两家慈善组织在资金使用前不用和我们讨论,只要在资金使用后,通过电子邮件告知每笔钱的使用情况就好。财务要公开透明,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