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夹层中的电缆支架,我们要采用可调节的托臂来调整高度和层数,这样可以使工艺更加美观的同时减少电缆的损伤和浪费。”在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电力变电分公司参建的汕汕铁路陆丰东牵引变电所,头戴安全帽、身着防护服的刘启焕拿着厚厚的施工图纸,和徒弟穿行在施工现场,逐一核对电缆敷设的各项细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0年代印记加身,至今,他已从事铁路工作20余年。在电力变电专业施工中一路摸爬滚打,他积累下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乌阿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成绵乐客专、厦深客专、娄邵铁路、乌鲁木齐地铁、汉十高铁、福平铁路、浦梅铁路、汕汕高铁等各大铁路项目都闪烁着他的身影。

“刚参加工作时,啥也不会,就凭着一股子冲劲想把工作干好”,回想最初接触电力变电专业施工时的青涩与懵懂,他感慨良多。

要想干好专业技术,变电所施工的二次原理便成为首门必修课。期间,要做好二次接线工作,就必须精通保护装置与各设备间的每个回路,如此一来,方可确保接线准确无误,进而提高设备调试工作效率。

贴电缆标识牌 尚晗嫣 摄

为了尽快掌握二次接线,工闲时他就利用废弃材料反复训练。“苦练技术远远不够,还需要对专业技术有深层次的理解”。为了高效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他查资料、看图纸,不断琢磨。

“因为热爱,我不断地充实自己,要做我就一定要做到极致。”这是刘启焕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的坚守让他迅速在专业领域中崭露头角,他也因此荣获“电力变电技能大赛总成绩第一名”“公司十大优秀工班长”“公司十大工匠”等诸多荣誉。

在同事眼里,刘启焕是个较真的人。2018年,他参建汉十高铁。面对控制电缆敷设这一关键工序,他遇上了“拦路虎”。要怎样才能在保证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满足验收标准的同时减少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的电缆损伤呢?他陷入了沉思。

于他而言,有挑战才有收获,这个“真”必须“较”。为了避免电缆交叉,让工艺更加美观,他创新采用新工艺,用走线架将控制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分三层敷设,使电缆排布美观、条理清晰,敷设一次成优。此项工艺迅速推广至汉十高铁9个变电所亭及3个配电所,并在卧龙变电所首件评估中获得专家组高度赞扬。

在随后参建的浦梅铁路施工中,他合理组织安排施工,优化设计图纸,提前做好验收、远动调试和送电准备工作。在他的坚守下,邓家牵引变电所与建宁南牵引变电所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同步完成送电。

汕汕铁路项目建设期间,由于站前场坪移交严重滞后,导致变电专业进场较晚,工期也自然随之大为压缩。“既然无法大面积展开作业面,那就从技术层面入手,从施工准备入手,不断细化施组方案,调整物资计划,争取在具备条件的地方保障正常施工”,他向作业队技术员反复强调。

十二个所亭,点多线路长,铁路沿线又多处于沿海软土、流沙地带,土质疏松,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增强基础的稳定性,他多次实地勘察,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设备基础坑底采用打入管桩、方桩方式进行加固,有效化解这一施工卡点。

不仅如此,聚焦施工任务,他牵头以开展“党员创效”为载体,推进“创新匠心 变电铁军”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在此过程中,策划创效9个分项,间接创效2345万元,直接创效375万元。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努力让渺小的力量变得强大。”专攻技术的铮铮硬汉,也有感性的一面。平时,不论现场多忙,他都会挤出时间给作业队的技术员培训。

刘启焕给徒弟讲解施工图纸

作为支部品牌领头人,他围绕“变电二次安装工艺提升”“如何节省施工成本”“如何提升效益”等关键点,组织党员大讨论8次。聚焦“地线制安”“二次设备安装”“电缆接头制作”“高低压电缆敷设”关键工序,讲授专题技术党课4次。一年下来,累计培训180人次。

“我赶上了好时代!”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刘启焕始终保持低调谦卑。如今,已年近半百的他依旧坚守在铁路施工一线,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铁路供电线路安全畅通。(赵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