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江苏省如皋市成功入选,创新成为如皋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早在2021年初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就根据市委的部署,组织人大代表对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了广泛调研,在如皋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坚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议案》,该议案被列为大会议案,2021年3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议》。近三年来,如皋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督办议案不换届的理念,持续跟踪议案办理,主动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定期会商研究,促进更多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如皋高质量发展抢占新赛道贡献了人大力量。
(资料图片)
三年“问”“督”“三单一表”
靶向发力科技创新短板弱项
三年来,如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分析如皋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弱项。从产业来看,如皋市六大产业链“链主”企业较少,尚未形成有效的上下游协同配套体系。从企业来看,全市大企业中高企覆盖率偏低。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创新发展意识不够强烈、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创新平台看,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仍未破题,企业与高校院所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步伐还需加快。当前如皋市创新发展还存在企业存量不强、项目增量不优、创新变量不大的现实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创新发展的路径举措还需加快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真梳理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三项清单”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科技创新议案办理督查推进任务表,以文件的形式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通过清单条目式指出科技创新存在问题,明确整改要求,有效破解以往监督“指向不清、标准不明、效果不佳”困局,实现科技创新议案“点穴式”精准监督。
如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广泛走访、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反复厘清“三单一表”每个时期目标任务,定期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问题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办理时限、承办单位和跟踪督办目标,画好监督的“任务图”“时间表”,对清单所列的问题实行“销号制”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做到问题不解决,监督不停步。对相关镇区孵化器建设速度不快,相关部门推进举措难以落实等矛盾问题,市人大采取“提级监督”等办法组织相关部门专题会商督查。对有些镇区研发费用指标暂时无法完成或者完成有差距的,“四不两直”到企业了解情况纾困解忧,组织镇区及部门及时分析原因,整合资源,综合施策解决完成。对部分镇区高企推进不力的问题,结合其他监督手段久久为功持续开展跟踪监督,滚动办理、压茬推进,定期“回头看”,真正形成“三单一表”“闭环式”监督。
三年“问”“督”产创融合
聚力提升“大创新”产业集群
持续督查推进科创企业培育,壮大科创企业集群。每年均把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等列为“三单一表”重要内容进行督查,2021年如皋人大每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人大代表深入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镇区加大摸排推进力度,以高企倍增为主线,采取“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分阶段、梯进式培育方法,坚持高企申报“中介机构-市镇审核-专家把关”三级梯度审核机制,全力提升申报质量,不断提升高企认定通过率。2022年,高企培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认定228家、净增142家,净增数占南通近1/3,总数达457家,增长45.1%。2023年人大继续高点定位、乘势而上,上半年已调研推进了近二十多家高企培育和申报难度大的企业,推动培育拟申报企业460余家,完成网上申报105家,下半年根据梳理排查的三十多家难点企业再进行入企服务督查,推行“一镇区一企一表一清单”督查服务模式,个性化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服务企业创新提升。
持续督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创企业质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培育出一大批创新典型,2022年,卓远半导体等2个项目获批科技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力威机械、卓远半导体获省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万达轴承等4家单位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新增省优秀外国专家工作室1家,全年争取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积极推进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斯密特森与长春光机所、亚洲太平洋公司合作成立大口径高端光学仪器新型研发机构,即将正式签约;汤臣汽配与北方车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大功率AT变速器新型研发机构,新产品将广泛用于军工领域;力沛阀门与中国农机院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海泰科特与中国重燃将合作设立重型燃机先进技术中心,已形成初步方案。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体系智能路网行业分中心(长三角)和智慧交通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如皋分中心建设。
持续督查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加速科创企业转化。全力推动科创平台在各主功能区和各镇全面布局,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一体化科创孵化链条。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全市省级以上双创载体达14家,总孵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东华大学等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2023年新年刚过市人大领导就奔赴上海专题督查“飞地孵化器”建设情况,深耕拓展“全国研发、一线孵化、如皋转化”双基地模式,高质量运营布局4家“科创飞地”,成功推动转化总投资20亿元霖鼎光学重特大项目,今年以来,在沪“飞地孵化器”已入驻科创项目近40个。
三年“问”“督”科创生态
精准优化“大创新”发展环境
持续督查推进体制创新,凝聚“大创新”建设共识。2021年,如皋市委高位配置成立“如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了打造“创新如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市委“创新强市”目标定位,组织广大代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孜孜以求、久久为功,针对高企培育、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双创载体建设、创新服务平台、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建立了“1+8”督查推进体系。为如皋市2022年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2位、成功获批人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科创江苏”试点县市建设名单赋能助力。2023年5月份正式入围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后,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督查推进会,充分听取各板块、各部门对制定《如皋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修改意见,明确要求各板块、各部门要把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进一步分解、细化、量化,明确阶段目标、落实载体、进度时限等,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持续督查推进机制完善,形成“大创新”工作格局。如皋人大常委会2021年推动市政府出台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科技创新23条、人才22条、“园区保”等系列创新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高优惠的“政策包”。科技创新23条奖励总额达7063.39万元,是2020年的2.2倍,惠及企业达686家(次)。2022年,持续推动市政府继续加码科技激励政策,由23条增至30条,奖补金额超1.5亿元。2023年调整优化科技激励政策,对原“科技三十条”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出台“科技新九条”,不断提升政策供给力。
持续督查推进龙游河科创走廊建设,谋划“大创新”生态布局。专题督查龙游河科创走廊战略规划完成情况,加快推进“雉水科学城”“龙游湾科创智谷”两项规划落地。深入推进龙游河科创走廊沿线磨头、吴窑、下原、石庄等“科创小镇”建设,开展中间段试点区域深度规划,全力打造标准示范段。围绕“走廊”的核心区域与重要支点,推动形成“一廊、两核一极、三区”、“主辅联动、以点带面、统筹发展”的科技创新布局及工作推进体系,全面对接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规划,研究出台《高新区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高新区全省排名持续进位。督促政府真正打造一条引领如皋腾飞、贯穿如皋全域的“科创巨龙”。
持续督查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统筹“大创新”要素资源。如皋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全市科技人才发展大会精神,对全市专业园区建设进行专题督查调研,围绕“六个一”的建设要求,聚焦我市六大产业链,扎实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明晰规划布局和产业图谱,完善功能配套和资源配置,强化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咨询、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概念认证等平台载体招引和建设。组织相关镇区、部门到上海、苏州等专业化园区学习建设经验做法,鼓励各园区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瞄准氢能、精密光学制造、合成生物、电子化学品等新兴领域,聚力在产业规划、招商定位、功能配套、创新提升、产业集聚上做出实效,努力提升专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辨识度,跑赢如皋创新发展新赛道。(文图/江苏省如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司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