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作者 马勇


(资料图)

品味历史的别样视角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 永山央 口述 岑献青 执笔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几乎全年忙于疫情防控,许多事情被耽搁,直至年末。在这样的年景中,静下心做事不容易,无聊便读书,这倒是一个机会。

隔世的眺望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 确实是一本奇书,书中描述中日关系史上最不堪的战争岁月,但书写的故事却格外温馨。故事始于1940年,年轻的日本人来到无锡工作,那时的无锡从中国方面而言就是沦陷区。永山央因为租房与房东结识,并时常打交道。中国房东是毕业于北大的王兰。王兰不仅在生活上给永山央以关照,而且在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指点与关爱。读他们之间留下的大量书信,重新体会在残忍的战争背景下并不是人人都是凶煞,个个都是恶魔。恻隐之心,人类普遍的爱,作为个体依然是孟子说的人之本能。永山视王兰为义母,他们之间保留着很长时间的通信,无话不谈。战后,他们的联系不再。直至中国再度开放,永山重返中国,而此时王兰已经不在人间。幸运的是,永山找到了王兰的女儿,更称奇的是,王兰女儿竟然完整保存下永山与义母之间的信件。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这些留存信件,以及对永山央十多次采访而写成。

从《上学记》《上班记》

品味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史

我是学历史的,但凡昨天的故事我都会注意,尤其格外喜欢阅读那些亲历者的回忆。这些年,老辈学人逐渐远行,有些老人在最后岁月有意无意留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记录。比如早几年去世的百岁学人何兆武先生,就 在年轻学者的协助下,整理出两本绝对可以传世的回忆录《上学记》和《上班记》。前者记录何先生在西南联大的读书生活,对照着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以及汪曾祺等人的相关回忆,我们就不难理解西南联大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无疑是自由,学术的自由,读书的自由,听讲座的自由,上课甚至不上课的自由。读何先生的回忆,心向往之。

至于《上班记》,记述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故事基本上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研究单位。这确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芸芸众生,五光十色,如果与杨绛先生等同类作品对读,一定会加深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历史就是永远消逝的过往,无法修改,无法改错。我们经常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其实我想说,历史是自己写的。每一个活动着的历史主体,每日每时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中国古圣贤一直强调要敬畏历史,大约从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我相信, 将来的历史不论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史必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时间段。何先生的回忆,与同时代其他先生的回忆相互印证,必将为后来的读者复原这段历史,留住历史的记忆。做口述史的人多年前就号召人人都来做口述史,大概意思就是尽可能多的保存那些鲜活的史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历史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复述、重建。

重新理解史料、

重建曹操历史形象的有意义的尝试

去年读易中天老师的新作《曹操》,我就感到非常惊喜。我们这一代学人都经历过关于曹操是否应该翻案的一系列争论,也知道真实的三国历史与《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差异。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当然可以重新塑造,可以重新解读。易老师几十年“品三国”,打通“中华史”,又有美学、文学方面基础,重新理解史料,重建曹操的历史形象,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尝试。

当然,易老师名满天下,读者中有不同声音完全可以理解。我觉得,这些不同声音当然值得注意,但毕竟一部完整的作品,要充分体现作者完整的意图,体现作者的价值观、历史观。至于细节,我相信易老师在写作时也做过充分的阅读、思考、掂量,乃至考据。哪儿可以文学性发挥,哪儿应该尽可能靠近历史真实,至少要有考古的,或文献,或研究者提出的依据。

一本书引起大家的讨论是好事,即便批评,也很有意义与价值。胡适说,反对就是注意的表示。 易老师这么大的名气,突然出版这么大部头的历史小说,又是大家那么熟悉的曹操,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也是很没有意思的。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