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健


(相关资料图)

盛夏渐至,游泳、户外等培训班又渐渐火爆起来。然而,课外培训暗藏安全风险,近日,海淀法院发布《涉未成年人校外培训期间侵权案件审判白皮书》,从民事和刑事案件两种视角剖析相关问题,少年法庭的法官给出专业预防建议。

民事案件:体育类培训最易受伤

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自2013年底开始受理涉未成年人民事侵权案件,其中涉未成年人校外培训期间侵权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3年至2022年十年期间受理此类案件共计50件,占涉未成年人日常学习、培训期间侵权案件总数的比例为25%。2023年第一季度,受理此类案件共计4件,占同期涉未成年人日常学习、培训期间侵权案件总数的40%。

法院统计,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类可分为体育类、艺术类、文化类、早教班和托管班等,其中未成年人在体育类培训机构发生人身伤害的案件最多,共计25件,占比46%。艺术类培训机构次之,为13件,占比24%。托管班、文化类、早教班占比较少,分别为15%、9%和6%。

“体育运动较其他类型的培训来说,存在更高的危险性。部分家长没有为孩子选择适合其身心发育状况的培训项目,导致孩子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人身伤害。”法官介绍,此类案件发生较多的场所包括滑冰场、羽毛球馆、舞蹈室、散打场馆、跆拳道馆、体能馆、橄榄球场、空翻训练馆以及游泳馆等。

法官介绍,受伤的孩子学龄阶段集中在小学,男生占比较大。从学龄分布来看,小学生有37人,占比最高,达68.5%,学龄前儿童10人,初中生5人,高中生2人。性别方面,男生在校外培训机构遭受伤害的共计38人,女生为16人。同时,法官指出,有35%的案件被侵权人需自担部分损失,即受伤的孩子因自身或其监护人对事件的发生存在过错,或适用了自甘风险的原则,需自担部分损失。

刑事案件:均为熟人作案

2015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发生在校外培训机构的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刑事案件共计14件,占涉未成年人日常学习、培训期间刑事案件总数的36%。

法院统计,犯罪类型以性侵害犯罪为主,样本案件中涉及案由包括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和故意伤害罪,其中猥亵儿童罪10件,强奸罪、猥亵儿童数罪并罚罪2件,强制猥亵罪1件,故意伤害罪1件。未成年人在校外培训机构遭受到性侵害的问题凸显。

而且,相关案件均为熟人作案。以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为主从犯罪人身份来看,12件案件的犯罪人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职人员,占比达86%,犯罪人为同学和机构保安的案件各1件。“教职人员利用其对未成年人看护职责的便利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因存在隐蔽性,故存在多次猥亵、对多人猥亵的情况。”法官介绍,受害人以低龄学生受害比例较高:6件案件的被害人是小学生,4件案件为初中生,3件案件为高中生,1件案件为学龄前儿童。法官认为,目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没有统一的性教育课程,未成年人的性防御意识普遍较低。低龄学生一旦遇到加持“教师”身份的犯罪人,则更易受到侵害。

对家长的提示: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法官建议家长,树立正确教育理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切勿盲目跟风,随意或者过度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课程。家长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和学习经历等因素,选择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培训项目。同时,充分了解项目风险,特别是体育类培训,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提醒孩子务必听从教练指挥,按照规范要求练习动作和使用运动器械。

法官还建议,家长应合理考察机构与教职人员资质,避免孩子遭受侵害。“校外培训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水平和教职人员素质却参差不齐,出现因教学行为不规范导致孩子训练不当,造成身体残疾的情况,更有甚者,聘用劣迹人员为教职人员,导致此类人员混入教培行业,利用其身份便利以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全、自我防范能力较差的特点,多次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法官建议,家长事先可查询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结合机构的口碑选择证照齐全、资质好的正规校外培训机构;也可在机构网站或场所栏中查看其公布的教师姓名、照片、任课班次、教师资格证号等信息核实教师资质情况。

同时,家长应提高监护意识,筑牢第一道防线,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教育,一旦发现孩子行为举止、情绪心理方面的异常,应引导孩子客观描述事件经过,及时留存证据,尽快报警,通过法律武器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对培训机构的建议:严格审查教职人员资质与品行

法官认为,培训机构首先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同时要完善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理预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此外,在接收学员之前,应引导学生及家长合理评估学生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及课程等级。

培训机构还应提高机构人员的责任意识,不仅应关注在课上传授知识和技艺,还应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监管,比如在卫生间、热水间、玩具娱乐区、户外活动场地等学生课间涉足频率较高的场所内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对于年幼的孩子,应与家长在上下学接送期间做好交接工作,确保孩子始终有人监管,将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最重要的是,培训机构要严格审查教职人员资质与品行,特别是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声誉,争相聘任外教,却未对外籍教师的素质与水平进行严谨考核。法官建议培训机构建立教职人员职业档案,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完善教职人员常态化培训制度,确保在职人员均为有良好道德品行、教学资质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质教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