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6月1日,北京正式上汛。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由气象卫星与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市域内洪水、山洪、积水内涝预报全覆盖。

近年来,本市地下水持续回升,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洪水“峰高、量大、流急”的趋势更加明显,洪水、山洪灾害、城市积水内涝等洪涝灾害风险较高,防御形势严峻。

北京市水务局调整优化市、区水务防汛专项分指,逐级落实防洪排涝主体责任,逐一落实水库、堤防、闸坝等9类重点部位责任制7000余人,分级分类公示,强化动态管理,全面压实责任。同时,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全面开展水库、堤防、山洪沟、积水点等全市水利工程设施隐患排查,持续推动全市河道行洪障碍物清理整治。

结合防御重点和风险隐患分布,北京市水务局已落实市级防洪排涝专业抢险队伍9支686人、市级防御物资7大类92种,优化抢险力量布控方案。

“我们也加强了和气象部门的深入对接,完成了5类17项气象云图、雷达反演、预测预报产品等数据接入工作。”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由气象卫星与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水文监测设施增加到304个,其中新建184个,实现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全覆盖。

同时,强化水务、气象数据共享,降雨天气预报和水情预报业务合作。市域内洪水、山洪、积水内涝预报实现全覆盖,并努力延长预见期。其中洪水预警断面由2022年的18个增至今年的50个,并完成全市山洪沟预警指标复核与内涝预警情景库更新,提升预警效能。

此外,今年全市“清管行动”全部任务已于上汛前完成,共清掏1.7万公里雨水管涵、沟渠和63万处雨水口(雨箅子),累计清掏污染物超8万立方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