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我国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日前已在北京、浙江、湖南三省份,以及天津市南开区等61个市(区)展开,至此,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185个市(区)。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将重点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
(相关资料图)
国家卫健委: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开设安宁疗护科;在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肿瘤科、疼痛科等科室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增设安宁疗护病区;在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鼓励发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推动将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鼓励将安宁疗护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形成机构间、机构与居家间通畅合理的转诊机制。壮大服务队伍,建立安宁疗护专家库,组建包括医学、护理、心理、营养、社会工作和志愿者在内的多学科专业团队,“十四五”期间至少培训5000名安宁疗护医护人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一级巡视员 张晖:到2025年,每个安宁疗护试点市的每一个县市区至少要建有一个安宁疗护病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安宁疗护的病床,每个试点市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域,兼顾城乡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安宁疗护从机构延伸到家庭
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工作,以北京为例,2020年北京的安宁疗护床位数只有64张,到了去年,床位数达到了650张,按照计划,到2025年将达到1800张。不过即便如此,安宁疗护床位数也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从试点以来,安宁疗护逐渐从机构延伸到家庭,安宁疗护团队入户提供帮助。
当家人的病情不可逆转,不想再去医院,该怎么陪他走完最后一程呢?我国从2017年开始试点安宁疗护服务,近年来,探索又迈出一步,从医院病房到了社区、来到家里。记者跟随一个居家安宁团队入户。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社工主管 杨洁:我们是第四次上门了,患者七十七岁了,就两个人在家,一个患者,一个女儿。当他们两个无法有效沟通时,照顾者的压力会非常大。患者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但实际上两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入户的时候,不仅仅是有医疗的需求,更多的是如何让他们有效地沟通和表达情感。
77岁的刘爷爷10年前发现患有癌症,到现在大大小小做了五六次手术。2022年,老人病情加重,体重只有90斤,医生建议家属不要再进行住院治疗了。
刘女士:他觉得他的病已经到了这种阶段,也想落叶归根,所以就回到他引以为傲的、有着一辈子成就的老房子里。也到人生最后一个阶段,还是听从老人的意见。
为了实现老人的心愿,女儿刘女士放下深圳的工作,和父亲回到北京。然而照顾癌症末期的病人谈何容易。老人肺部已经严重纤维化,可几十年抽烟的习惯还是改不掉,加上用药方面的分歧,以及病人的情绪化,刘女士几度崩溃痛哭,甚至离家出走。在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刘女士从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有一支安宁疗护团队可以入户提供帮助。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社工主管 杨洁:我们去家里第一步,需要解决病人特别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其实更多的是给照顾者赋能,不管是照顾的技能上、方法上、她的心理情绪上,还是帮助她去协调各个方面的资源,比如说社区内的资源,其他跨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然后还有一些志愿服务的资源,甚至还有社区居委会的资源。 你要让她有更多的资源,让她知道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去找谁。
杨洁告诉记者,作为患者和家属,既需要医疗建议、连续护理,也需要沟通引导、哀伤支持。这就是安宁团队做的事。
刘女士:杨洁也跟我说,老人也有他的想法,不要太纠结,所以我现在就不纠结,最基本的哮喘的药让他一直吃着,其他的药不高兴就不吃。就放下了,不再执着了。
经过安宁疗护团队几次上门护理,老人和女儿的情绪舒缓了不少。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社工主管 杨洁:往往我们会看到,当我们把照顾者支持好了之后,他们自身就具备了一个很好的支持家人的能力。
专业要求高 安宁疗护从业人员紧缺
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目前我国安宁疗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在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安宁疗护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安宁疗护服务工作推进的卡点所在。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是北京市转型升级的六家医疗机构之一,正在建设的新病区有50张病床,除了常规的医疗设备以外,还配备了芳香治疗仪、音乐舒缓区等,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居住体验。可是硬件准备就绪了,负责人秦苑却为找不到合适的护理人员犯了难。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医师 秦苑: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护理团队,一直到现在为止,愿意主动投身做安宁的护士人数很有限。我们现在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想去招到更多的人。安宁特别不一样的一点,我总在各个场合说,只有“我要做”的人才能坚持下来,“要我做”的人很难。
秦苑介绍,安宁疗护工作是一项跨专业跨学科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既需要专业医疗知识,又需要熟练护理技能,还要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专业人才紧缺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大部分安宁疗护服务都采取医生、护士和社工的团队模式。杨洁告诉记者不管是机构的安宁疗护还是居家安宁疗护,工作人员的服务内容和时长超出了普通出诊的范围,改变目前的收费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安宁疗护专业人才的发展。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社工主管 杨洁:收费也是一个特别大的障碍,当这个学科还是按照原有的医疗模式去收费,那我们花的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去倾听去开展家庭会议,解决家庭的问题,提升家庭动力,去做心理和精神的支持,这些服务其实都是免费的,而这是安宁的灵魂,就是我们的核心的有品质的那些服务都是不收费的。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安宁疗护人才培养正逐步向体系化方向迈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安宁疗护纳入相关医学院校的培训内容,让大家了解安宁疗护,愿意参与安宁疗护,扩大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社工主管 杨洁:当我去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更基层的医疗团队去开展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跟患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特别紧密的,包括他们家的情况、家庭关系、谁得了什么病,他们都非常了解,我觉得他们其实有很好的可以开展安宁缓和医疗的土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 牟媞媞 龙晓勤 黄一辰 李峻
流程编辑:TF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