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山东省曹县巨鑫源公司的科创中心,培养皿内培育着芦笋新品种。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在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处理刚从地头收获的白芦笋,清洗去皮,准备加工装罐。不久后,它们将出现在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成为佐餐美食。
(资料图片)
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长生介绍,芦笋是企业主打的出口产品,每年出口芦笋罐头1.1万吨左右,其中白芦笋罐头主要出口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出口量可占全国出口量的80%。
正值芦笋收获季,2023曹县芦笋文化节近日举行,芦笋新品种发布会等活动陆续开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桂芹在芦笋文化节开幕式上说,曹县具有芦笋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曹县芦笋产业链齐全,芦笋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4月17日,山东省曹县巨鑫源公司的芦笋种质资源圃,培育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芦笋品种。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曹县的芦笋不仅能做成即食罐头,更能“玩”出大名堂。在巨鑫源公司芦笋种质资源圃旁的试验田里,“绿宝石”、“白雪公主”、“荷塘月色”等品种的芦笋破土而出。随手折下一根紫芦笋,口感脆嫩多汁,甜度堪比水果。走进公司展厅,芦笋茶、芦笋汁、芦笋啤酒、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特色精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开发新类别、新口味,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月17日,在山东省曹县巨鑫源公司的科创中心,技术人员对芦笋新品种进行研发。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持续的科研创新和全产业链生产格局让小芦笋迈出了“国际化”步伐。记者在巨鑫源公司科创中心内部看到,上百个培养皿整齐摆放在架子上,隔壁实验室内,两名技术人员正在研究芦笋新品种。周长生介绍,公司重视科技研发,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以上。
制种、育苗、种植、加工……在曹县,与芦笋生产相关的环节一应俱全,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带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有合作社指导技术,保价收购,不用担心芦笋种不好、没销路。”曹县青堌集镇种植户李海洋说,他种了10亩芦笋,今年收成不错。
4月17日,山东省曹县巨鑫源公司的芦笋种质资源圃,培育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芦笋品种。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李海洋口中的合作社是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镇上成立的绿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订单回收芦笋产品。这家企业还在青堌集镇建成了400亩绿芦笋标准种植示范园,眼下几十名采笋工人在地里忙碌。他们大多来自周边村子。“到了芦笋采摘旺季,一个月能挣2600元。”青堌集镇居民朱广立说。
“现在订单很多,每天采笋量能达到600公斤左右。随着气温升高,采摘量会逐日增加。”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保真说。
据介绍,目前曹县有8个乡镇建有无公害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芦笋加工企业24家,年加工能力19万吨,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记者张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