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所在,也就是临床上下针的部位。


【资料图】

2、“腧”,有转输的意思;“穴”,是空隙之意。

3、偏穴又有“气穴”、“孔穴”、“骨空”等名称,习惯上称“穴位”。

4、腧穴散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线上,因此,它的作用和经络的功能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5、经络是人体气血流通的线路,脑穴就是这些线路上的小站,转运输送流行着的气血。

6、当某些内脏有病时,在所属经络上的某些腧穴就会出现病理反应,如压痛点或特殊的过敏点,针灸疗法就是刺激这些“点”来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而取得疗效。

7、腧穴从大体上可分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种。

8、经穴是属于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约有361个。

9、经外奇穴是十四经以外的腧穴,约有200多个。

10、阿是穴是一种没有固定位置的腧穴,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辅穴,所以又叫“压痛点”、“天应穴”。

11、体腧穴很多,由于每个脑穴的位置不同,因此取穴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12、要正确的取穴,必须掌握穴位的测定标准。

13、取穴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手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