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对话》主创团队在辽宁沈阳开录前协调会
导演手记
by / 呼延涛
“我们再也没有什么退路了,退无可退,只有向前进。”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不是出自某个影视剧的台词,而是5月27日播出的《对话》节目里主嘉宾说的一句话,这位主嘉宾不是别人,正是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当在录制现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就明白这期节目有了它的“灵魂”所在。《对话》23年历史,始终追求的信念就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通俗说其实就是让这些显赫的嘉宾能够真正的说“有影响力的人话”,而不是说“正确的套话”,显然从创作者的角度因为李乐成省长的这一句坦诚和急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当下辽宁情绪,也有了整期节目紧紧围绕这一句话所做出的所有诠释。
辽宁曾经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它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辽老大”,在建国初期可以说以辽宁为首的整个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东北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18%左右,始终位居全国第一。在最辉煌的时期,东北生产了全国93%的钢材,78%的电力,五分之二的原油、二分之一的木材,三分之一的商品粮,四分之一的汽车,甚至当时有句话是“全国看东北,东北看沈阳,沈阳看铁西”。但是,昨日东北有多辉煌,今日它就有多尴尬,整个东北三省加起来的GDP总量还不及广东省总量的一半,在这样的一个骨感的现实面前,也许你就懂了为什么李乐成省长会发出那样一句沉重且急迫的感慨,从而也更加明白了今天的辽宁为什么喊出了要打赢一场新“辽沈战役”的深意所在。
确实,对于今天的辽宁亦或东北而言,早已经“盛名难副”,用李乐成省长在节目说的另一句话就是“今天,说东北好话的人很少,批评东北不好的人很多”,可以说流传甚广的那句“投资不过山海关”,给东北打下了最深刻的“偏见”烙印,所以当最初知道要在《对话》经济新担当系列里做辽宁的时候,我跟大部分“偏见先生”一样,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选择辽宁?这样一个全省上下没有一个万亿级城市的省份,还是一个老龄化最严重、年轻人又大量流出的地方,它到底有什么“资本”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担当呢?
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和“偏见”,我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辽宁沈阳,希望能够在这里寻找到有说服力的答案。就说几个细节吧,首先就是关于录制场地的选择问题,最初我认为最合适的在沈阳录制的场地无非就是承载东北辉煌历史的工业博物馆,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政府办否定,在他们看来今天是新时代,辽宁要打赢一场新“辽沈战役”,必须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一定要展示出新的气象,所以才有了节目中最终选择的浑河岸边,而作为背景的赛艇,政府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细节来展示出今天辽宁中流击水的勇气和担当;第二个细节就是在内容方面政府能够做到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事实上因为带着“偏见”,这期节目在内容设计上非常的尖锐,直指辽宁的现实短板所在,原本以为政府方面会因为问题过于尖刻而选择避重就轻甚至要求调整内容,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在跟李乐成省长沟通的时候,他充分肯定了这些内容设计,不仅亲自重新准备了很多内容,在节目现场更是用自己在来辽宁前后的感受对比,将自己置身其中,不回避任何“偏见”的存在,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政府的坦诚,其实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直面去解决问题;而第三个细节则是在录制现场,政府在观众选择上也是特别用心,精心选择了很多劳模、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到现场,并且为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发了一个纪念证书,还将我们录制现场立放的“经济新担当”道具作为永久纪念碑摆放在浑河岸边,而节目结束后,观众都自发在道具面前拍照留念,并且喊着“我爱辽宁、辽宁加油”的口号,你能从这些细节中看到其实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深爱着这片土地,都希望给全社会传递一个和谐友善的气氛和讯息。这些细节某种意义上也改变了我对辽宁的刻板印象,去之前都说东北官僚气息严重,可能配合沟通上会很有困难,但事实胜于雄辩,不得不说辽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好印象。
一期《对话》也许能量有限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正如李乐成省长所说:“来东北之前,可能真的为东北捏一把汗,但当你真的到了东北,你会看到这一切的改变都正在悄然发生,而且如果真的投资不过山海关,那么今日的改变又是靠什么发生的呢”?全国一盘棋,在经历三年疫情急需拼经济的当下,不管是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四川、山东,还是作为暂时“落后”的东北三省,其实它们都各自有着属于自己不可或缺的经济担当,唱衰东北对于中国经济并没有任何好处,我想通过国家对于东北“五大安全”的定位,以及在节目中呈现出的诸多事实,也能给出某些答案。
所以最后还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期节目,能够让社会舆论暂时放下对东北的“偏见”,能够去看看辽宁和东北的进步和变化,毕竟作为一个国家的“长子”,它在过往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太多,今日需要的是更多被理解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指摘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