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第八届中国债券论坛上表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绿色债券规模居全球前列,产品创新踊跃。
据宣昌能介绍,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场绿色债券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7%。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发行绿色债券4834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稳步增长,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占比不断提升。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产品创新踊跃。此外,基于绿色债券开发的绿色指数产品,有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绿色发展,部分产品还在境外交易所成功上线。
“受益于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稳中向好。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增长较快,发行种类也愈发丰富。”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宣昌能指出,也应该看到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绿色债券总量偏小,绿色债券存量在绿色金融产品中的占比不高,占全部债券余额中的比例不足1%;二是绿色债券产品有待进一步丰富;三是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缺乏强制性评估认证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向纵深发展,宣昌能表示,2023年人民银行将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一是完善绿色债券制度规范,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先立后破,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鼓励发展转型债券;三是增加绿色债券供给,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四是激励约束并行,提升绿色债券投融资动力,简化绿色债券发行程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为绿色债券认证或发行提供补贴、奖励和担保征信等;五是加强绿色债券国际合作,助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丰富绿色债券产品层面,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绿色债券属于可持续金融大类,也与ESG投融资有重叠,在国际市场发展得更快,接受程度更高。在绿色金融范围里,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蓝色海洋经济、社会责任投资等,都属于相关领域,目前我国绿色债券服务的领域还不够宽,期限较短,难以适应一些项目建设需要提供更长周期回报的要求,融资渠道和规模也比较有限。
Wind数据显示,以创新产品蓝色债券和转型债券为例,2022年共有16只蓝色债券发行,发行规模为111.47亿元;共有33只转型债券发行,发行规模为300.20亿元。二者规模增长空间仍较大。
陈雳认为,要促进绿色债券产品的创新,可以通过优化创新型绿色债券项目的认证流程和效率、给企业项目审批提供辅导帮助等方式,来提升企业发行创新型绿色债券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在增加绿色债券供给,有序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方面,宣昌能也指出,“在境外机构试点基础上,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发行资金用途更加明确的蓝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等创新产品,探索发行期限更长的绿色债券,解决绿色项目和转型项目期限错配问题。”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