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开幕,十堰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商用车之都”称号。

车城十堰,因车而立,因车而兴。过去的几十年,十堰一直走在国内商用车研发、生产、配套的前列。


(相关资料图)

当前,商用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重“量”到重“质”,从油车到新能源车,从“三分天下”到“群雄并起”。

在这个“十字路口”,十堰如何争取更大作为?

十堰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说,将主动对接“双碳”新要求,加快“五化”转型,推动产业链由垂直型向交叉型转变,努力把十堰打造成国际一流商用车基地。

产业链持续完善

1场主旨论坛、5个主题论坛,70多名专家发言,600名业界人士参与。3月30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在十堰圆满结束。

“这是商用车行业顶级盛会。”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说,本届论坛展望行业大势、纵论发展大局,共商共研共话商用车发展未来。

“首届国家级商用车论坛放在十堰举办,是对十堰商用车发展的肯定和鼓励。”十堰市经信局局长金强说。

十堰的汽车工业从“东风”起步。目前,“东风”在十堰已建成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动力总成、东风装备、东风零部件等工业园区。2022年,东风十堰基地6大板块实现产值463.62亿元,占十堰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2%。

十堰汽车产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小到螺丝、中到总成、大到整车,在十堰都能找到生产企业。”金强说,十堰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00余家,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产品辐射20多个省市、出口72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商用车研发、生产、配套基地。

产业链完善的不仅是研发生产环节。今年1月,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在十堰建成,构建了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标准研制、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质量服务平台,实现了汽车企业产品检测本地化。

十堰已连续举办13届汽车汽配商品交易会,成为“十堰制造”走向国内外的重要窗口;十堰还有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十堰,能迅速召集到汽车生产研发各个环节的人才。”金强说,汽车文化已在十堰根深蒂固。

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论坛期间,十堰签约52个汽车产业项目,投资总额593.8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新型电池和专用车生产等领域。

“每个月都有一大批汽车项目开工。”十堰市发改委主任陈刚介绍,今年一季度,该市开工958个重大项目,其中汽车产业项目占一半以上,包括格罗夫氢能汽车、东风小康乘用智能电动车、神河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改扩建、东风华神新能源汽车装配线等。

3月29日上午,走进位于十堰市张湾区的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一支支盘式制动器陆续下线。

“本月产量达历史最高。”公司党群工作部组宣干事陈玲娣说,春节以后,公司订单直线上升,3月份制动器产量将达1.4万支。

东科克诺尔公司是东风零部件集团旗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东风零部件集团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培育了东科克诺尔等4家国家级、1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东风的引领下,十堰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吉神智能房车、迅捷安消防车等一批头部企业落地,填补了十堰中高端房车、消防车等领域的产业空白。东风M9T发动机、东实大洋电机等投产,推动十堰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化升级。康明斯国六排放处理系统项目建成投产,十堰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生产基地。

近年来,十堰市先后培育了东风小康、万润、易捷特等龙头企业,造就了驰田、大运等一批知名品牌,涌现出一大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截至目前,十堰市有整车生产资质企业12家、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48家,年产能达100万辆。

转型发展谋求“下一个十年”

3月28日,走进东风商用车公司车辆工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不停。

“你看前面的大屏幕,显示今天我们要生产420台。”总装线负责人介绍,3月份将生产1.2万台,一季度产量达2.5万台。

在东风商用车公司车身工厂,3月份驾驶室排产1.3万台,四大车间马力全开。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东风商用车实现产量、销量“双增高”,3月份预计实现国内终端销量14906台,一季度预计将实现库存降幅8.2%,国内终端份额提升至16.1%。

“市场份额的提升,是产品力提升的结果。”公司总经理张小帆介绍,近年来,该公司加速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整车平均减重4%(约300公斤),L4级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重型矿车已在厦门等地示范应用。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低碳化,是未来商用车的发展方向。”付炳锋认为,当前,我国商用车市场处在深度调整期,预计2025年纯电商用车销量将超10万辆,2030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超过50%。

“十堰已完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生产线等全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金强说,将推动商用车强化正向开发、专用车主攻应急救援、零部件聚焦专精特新,为“下一个十年”谋好篇、起好步、开好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许应锋 通讯员 顾才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