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如果说要谱写益阳赫山(原益阳县)近代农业的发展史,那么烂泥湖治理工程必然占据了重要篇章。为了认识那一段历史,我们在当地讲解员的带领下前往赫山欧江岔镇参观了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碑及纪念馆。

纪念馆收录了1974至1976年间在烂泥湖治理工程现场拍摄的治湖照片,以及由潇湘电影频道拍摄的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录片等,展示了这项工程的历史背景以及从调查研究、设计施工、成果取得的整个过程。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造型独特的烂泥湖治理工程纪念碑。碑体由三把铁锹握把相连,碑身前是治湖工程主要成果之一的长益撇洪新河,象征着当时40万治湖群众用铁锹等主要工具一点一点打造了这条长河。碑身后的大理石墙壁上镌刻了介绍该项工程的《烂泥湖治理工程记》,用浮雕绘画的形式展现了治湖景象,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全益阳人民战天斗地治理烂泥湖的那一段历史。

烂泥湖原名“来仪湖”,位于湘、资两水下游的中间低洼地带,原本是洞庭湖水面不断缩减而形成的湿地,加上溪河常年累月把泥沙带进湖里,形成了很厚的淤泥层,人们便戏称之为“烂泥湖”。湖区一到雨季堤垸溃决现象频发,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害。水,成了悬在当时益阳县人民群众头顶上的一把刀;治理水患,是人民安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当时益阳县委的决策者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根治烂泥湖是改天换地、重新安排田土山水的伟大战斗,决不能修修补补”。在深入实地考察、反复调查论证后制定了以撇为主,撇排结合的治湖方针,发动全益阳县民众开展治理工程。整项工程发动全益阳县以及周边兄弟乡县共40万群众,3年时间完成劳动工日4348万个,移动土石方4188万立方米,工程耗资4500余万元,完成了开挖撇洪干河37公里和支渠共42公里,建设大型电排和大路坪节制闸,围垦烂泥湖、鹿角湖同步实施改田、平土、修路、建居民线等多项艰巨任务。让昔日水灾频发的烂泥湖区,变成了如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烂泥湖治理工程也被列入了1974年湖南省十大农田水利工程之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整项工程凝聚了当时治湖群众的无数汗水与无穷智慧,纪念馆墙壁上一幅幅不太清晰却故事感满满的的照片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照片墙上的第一幅照片就是工程实施之前治湖群众奔赴治湖现场的照片,大家背着铁锹、锄头、扁担等治湖工具甚至是家里做饭用的锅跟灶台,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让看到照片的我们仿佛身处其中感受到他们对共建美好家园的憧憬。另一幅很抓人眼球的照片里是一位7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治湖谢绝了子女带他去城里安度晚年的请求,带领祖孙三代上工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据介绍全线70岁以上的民工53人,新婚夫妇99对,一家三代上工地的112户346人。在工具印记板块向我们展示的是治湖工具,都是些最原始少有机械参与的农具,让人很难想象当时的群众是如何通过这些简单工具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治湖工程量最大也最艰难的莫过于开挖新河,要在与芦花江相通的5万多亩水面中筑一条长堤,水浅一边抽水造田,水深一边仍为湖,要解决淤泥问题将围垦大堤建在芦花江中。治湖群众发挥智慧纷纷建言献策,最后在竹桠上放芦苇,用楠竹和铁丝连接起来排放到淤泥深的那一段,上面压土,一点一点筑成了长堤。可以说,整个治湖工程就是广大治湖群众用锄头和扁担谱写出的一曲气吞山河的壮丽凯歌。

治湖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党领导下的决策者,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以敢于担当的勇气作出科学决策;也离不开积极响应号召的全县民众,在没有领取一分钱劳动工资的情况下,自带治湖工具饱含热情地奔赴治湖现场。全益阳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让昔日引发灾难的洪水,经撇洪新河驯服地流入湘江。治湖工程的顺利完成,让27万亩粮田旱涝无虞,近30万湖区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发展有了基础,结束了烂泥湖区十年九灾的历史,现已逐渐恢复了“有凤来仪”的美景。我们沿着新河沿线走来,入眼的是赫山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金灿灿的稻田形象地诠释了当地群众为这项工程编的民谣:“忆过去,十年九溃渍水窝,讨米逃荒受折磨;看今朝,全靠党的好领导,双手开出幸福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这项工程通过一项项工程成果,一张张现场照片再现在我们面前,纪念着那些为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作出巨大牺牲的治湖英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发扬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励精图治、团结协作的治湖精神,共创美好家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