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1年,某有限公司与黄某就疑似职业病事宜签订协议,由公司向黄某支付赔偿41000元,任何一方不得反悔。后来,黄某经医院分别诊断为职业性硅肺贰期、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职业性轻度噪声聋,并获得了人社局作出的认定工伤决定书,该公司不服,便以协议为由诉至法院。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均驳回了该公司的诉讼请求。这是什么原因呢?

工伤补偿协议是由员工和用人单位达成的协议,旨在明确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伤进行的赔偿和待遇。协议的签订可以为员工提供一定的经济赔偿和医疗保障,但同时也意味着员工放弃了一定程度上再次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

工伤认定是由劳动保险部门进行的程序,用于确定员工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范畴,以及是否符合工伤保险的赔偿条件。工伤认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受伤员工能否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障。

法律有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任何协议都不能剥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伤认定和职业病待遇。签订“工伤补偿协议”并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与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职业病待遇也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待遇。

当面对类似情况时,可以这么做:

1.了解法律:在与雇主签订任何协议之前,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法规,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2.谨慎签订协议:在签订工伤补偿协议之前,仔细审查协议条款,并确保协议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如有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

3.维护申诉权利:如果在签订协议后发现协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了解自己的申诉权利,并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保险部门提起工伤认定复查申请。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遇到法律纠纷或复杂情况,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和建议,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概念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它将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