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方玉

编辑| 苏建勋


(资料图片)

“谈未来意气风发,谈利润面露愁容”。

这是当下国内新型电化学储能赛道的真实写照。火热之下,国内储能系统缺乏经济性一直是业内担忧的问题。而在新能源强配储能政策带动的装机量增长,也被观察者评价为“虚假繁荣”。

但有一个细分市场——海外户用储能市场却在近两年持续爆发,让厂商们赚得盆满钵满。这个市场不仅规模可观、有自发的经济性,而且增长快、利润高,堪称储能最肥的一块蛋糕。

“疫情这三年,我认识的所有做海外户储的朋友都发财了。”国内某上市锂电企业担任海外市场经理的李杰告诉36碳。目前他所在的企业也在加紧布局海外户储市场。

户用储能又称家庭储能,类似于微型储能电站,其运行不受城市供电压力影响。用电低谷时间,户用储能的电池可以自行充电,以备用电高峰或断电时使用。

已上市的企业中,海外户储龙头派能科技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增长84.14%和191.55%;电池企业鹏辉能源披露去年上半年户储收入同比增长了6倍多;PCS龙头德业股份去年储能PCS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了3.5倍多——它们的户储业务都在较高的基数上实现了数倍增长,且储能产品和PCS供应商仍能保持15%以上的销售净利率。

像李杰所在企业一样涌入该市场的玩家们还有很多。36碳了解到,目前至少有十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布局海外户储业务当中;创业企业中,便携式储能的头部玩家如正浩科技、德兰明海等都在向海外户储市场延伸。

然而,众人蜂拥而入时,“危险”已在悄悄潜伏。

进入2023年,随着欧洲能源价格回落,户用光储系统经济性减弱,下游需求随之降低,这一市场正在快速遇冷,增长大不如前。

根据GGII调研统计,2023Q1国内户用储能市场出货量低于4GWh,表现不及预期。

“我们不能再期待海外户储市场还是像去年一样的爆发式增长。”科士达产品总监黎志荣告诉36碳,对于企业来说去年是要抓市场、扩产能,今年会回到正常节奏当中。

36碳发现,一季度户用储能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李杰表示,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对应的是去年四季度出货的回款,市场的遇冷的结果可能会在二季报体现。

“去年大家都风风火火,今年可能压力就要来了。”李杰如是告诉36碳。

爆发之后,海外户储市场遇冷

这两年,俄乌战争导致欧洲市场电价屡屡突破历史高点。生活成本压力之下,#欧洲人买爆中国电热毯#、#中国电热毯一个月出口129万条# 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除了电热毯外,储能系统也成为欧洲人缓解电价高企的“神器”。

虽然电价暴涨,但由于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电价波动的幅度大,德国、荷兰等国的电力市场仍然出现了负电价。户用储能可以实现峰谷价格套利,经济性凸显。

去年10月,央视新闻报道,欧洲等地家用储能设备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内锂电储能设备出口企业积极扩产。其采访的江苏某储能企业生产运营总监表示,明年订单至少翻三番,上半年新增3条生产线,提升产能。

这一新闻也常常被解读为海外户用储能持续高增长的信号。不过,一家企业的订单翻三倍,并不代表整个市场增长三倍。

出乎意料,2022年欧洲的冬天恰逢暖冬。根据路孚特数据,去年12月,被认为是欧洲天然气风向标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较8月的峰值暴跌了70%,欧洲的电价和天然气价格也一度跌回了俄乌战争前,对于储能的需求也随之出现降温。

“战争带来的欧洲户储市场的爆发不是可持续的,而是‘阶跃式’的,市场不可能持续保持沸腾状态。”李杰如是表示。

此外,黎志荣告诉36碳,新冠疫情后,欧洲国家有一些利好新能源市场的经济刺激政策,今年随着补贴政策的减少或取消,部分靠补贴政策刺激出来的市场会萎缩。

据他观察,今年一季度,除德语区以外的欧洲户储市场,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去年7月,海外户用储能市场高度乐观之时,曾有券商发布研报预测,未来几年欧美户用储能市场将会持续翻倍增长。

但随着欧洲天然气价格下跌,机构的最新预期已经不再像此前乐观。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欧洲户用储能市场展望报告 2022-2026》装机量预测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户储应用市场。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去年12月发布的欧洲户用储能市场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欧洲户用储能装机量预计达到3.9GWh,同比增长71%;在中性情况下,2023年装机量将达到4.5GWh,同比增速仅有16%。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众多陷入萎缩和衰退的旧产业,16%的市场增速仍然称得上是高速增长,但相比过去两年近乎翻倍的增长速度,市场已然慢了下来。

然而,当下国内至少还有几十上百家企业正在或即将涌入这个市场,希望从中分得蛋糕。原本“躺着赚钱”的市场将开始卷起来。

红利褪去,海外家储市场“开卷”

今年4月,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3)上人山人海,热度空前,超过300家储能产业链企业现场设置展台。有从业者感叹,从来不知道储能行业居然有这么多企业。

因疫情未能举办展会的两年,恰恰也是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两年,来自光伏、锂电、风电、家电等赛道、四面八方的企业迅速涌入了该市场。同样的,海外户用储能也是这些企业们重点关注和布局的领域。

36碳了解到,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上能电气、科士达、国轩高科、汇川技术、合康新能、木林森、正泰电器、欣旺达、晶科能源、拓邦股份、圣阳股份等均在正在加快步伐,布局海外户储业务途中。

未上市公司中,便携式储能的头部玩家如正浩科技、德兰明海、奥鹏、疆海、移族都在向海外户储市场延伸。当前便携式储能市场已经接近“红海”,它们都将户储作为新的增长点。

据李杰观察,一些新品牌,包括转型做户储的电芯厂和珠三角的大卖家今年已经在部分海外市场出货,分走了原属于现有玩家的部分蛋糕。

不过,海外户用储能市场也有着一定的进入门槛,能够将部分玩家暂时阻挡在外。

“海外户储市场都需要一个认证周期,大约在一年左右。”鑫椤锂电研究员徐宇琳告诉36碳。如科士达,在美国的户储认证是从22年下半年开始,预计今年下半年陆续完成认证工作。

国轩高科国际业务副总裁陈瑞林告诉36碳,海外认证过程相对复杂,在产品认证阶段,任何一个零部件导致问题,都需要调整供应商重新认证。尤其涉及家庭用能安全,一旦出现事故,很可能会被海外市场永久禁入。

他表示,国轩高科的户储产品目前已经进入了美国、日本、台湾市场,欧洲市场仍在认证中。

此外,户用储能产品虽然并不具备很高的技术难度,但也有一些行业know-how是“外行”所不具备的,需要一定时间获得。

尤其是对于从便携式储能赛道跨界而来的玩家。李杰表示,户用储能从价格、重量、渠道、运输、安装、售后等都与便携式储能要求不同,对于过去走跨境电商模式的便携式储能企业来说有一定的门槛。

36碳发现,便携式储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上市公司华宝新能2021年6月即在招股书中提到将布局家用储能,但至今尚未取得突破。甚至有投资者在近期的交流会上建议华宝使用超募资金收购储能产业链公司,以加快户储布局。

财报显示,2022年,除了便携储能和充电宝、太阳能板和配件外,华宝新能其他业务的收入仅有3200万元。

华宝新能在2022年财报中表示,公司率先发布了免安装、中小型容量的移动式家庭储能及光伏产品;未来将进一步推出更大功率、更大容量的固定式家庭光伏储能产品。但前一类移动式家庭储能产品也被不少行业机构归入到便携式储能之列。

但对于大部分此前有电力电源经验的电芯、逆变器和智能电表厂商而言,除了各国的产品认证比较耗时之外,布局海外户储并不存在多高的壁垒。

李杰预计,随着新玩家陆续通过海外国家的认证,一大批新玩家将会步入户用储能市场,“这个市场很快就会卷起来”。

当海外户储这块蛋糕不再肥美,企业的经营也将回归常态。

市场降温之后,企业也在考虑如何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汇川技术储能行业总经理王晓宇告诉36碳,“此前户储产品更多的是5KW-10KW,甚至是功率更小的产品。但目前在德国等地,对于20KW以上的户储会给予特别补贴政策,部分大功率产品已经接近工业级。这部分产品是汇川最擅长的,汇川会把性价比和控制优势发挥到极致。”

另一方面,如前文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虽然海外户储市场无法像去年一样爆发,但仍有望保持每年百分之十几的稳健增长。

李杰表示,与国内市场不同,海外户用储能市场本身就具备经济性,居民有自发安装的需求。今年碳酸锂价格下跌带动储能成本降低,对于下游需求也会有一定的刺激。

“欧洲市场的户用光伏渗透率已经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储能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黎志荣告诉36碳,对于海外户储企业来说,接下来还是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优化产品成本。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