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造芯的大脑,
估值超60亿。

记者周琦

编辑|江昱玢


(资料图片)

芯片产业链中,被国外垄断的技术和产品,不止光刻机和EDA。

被称为“工厂大脑”的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集成制造),是芯片制造过程中必需的工业软件,曾被国际厂商掌控近40年。

“我不想做重复的事情,总觉得差点意思。”2020年,已多次创业成功的李钢江,入局国产半导体CIM赛道,成立赛美特。

扩张迅猛。

成立至今,这家上海公司已完成十余次并购;不到三年获五轮融资,投后估值超60亿元;已全面启动上市准备,目标是明年敲钟。

在国产半导体CIM厂商中,赛美特的技术人员数量、产品线完善度、12吋产线案例丰富性,均位于行业前列。

“帮助晶圆厂实现更高的效率、良率和产能,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实现国产半导体CIM软件对国外厂商的超越。”赛美特董事长兼CEO李钢江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带领一只国产半导体CIM“准独角兽”,走出突围之路。以下是他的自述:

连续创业者

我身上带有互联网基因。

1993年,我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那里学习了7年,直到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我任职于微软、英特尔、谷歌等头部跨国公司,当过软件工程师、研发经理、研发总监等。

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兴起,我进入国内大厂,担任搜狐视频CTO、百度大数据部总监。

2014年,我联合创立互联网教育公司“跟谁学”,To C公司主要服务个人用户,我更主张技术驱动型企业。

三年后,我又成立百家云,并将服务对象从单一的教育行业,拓展到金融、医疗等。去年底,百家云以借壳的方式登陆纳斯达克。

2020年,机缘巧合之下,我发现一家半导体制造领域的CIM软件公司正在寻求合作。

我恰好想做跟此前领域不一样的事情,进入智能制造软件赛道。于是,赛美特合并成立后,我担任董事长兼CEO,身边朋友都颇为诧异。

我考虑了两点,一是企业级领域的机会和空间逐步扩大,且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耕耘;二是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做大做强的关键时刻,数字化转型是必要的,彼时国内工业软件公司的综合实力相对薄弱。

过往经验让我能充分发挥管理能力和资本力量,迅速壮大公司的综合实力,这在To B领域比较罕见。

创业之初,赛美特合并了“特劢丝”“固耀SEMI Integration”“微迅”三家公司,也将其过往20年的技术积累纳入麾下。此后,赛美特又相继完成十余次并购,不仅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还快速补齐了产品线。

管理上带来一些挑战。

公司总部设于上海,并在苏州、深圳、北京、成都、合肥、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成立子公司。团队成分有些“复杂”,员工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整合企业属性包括国资、外企、民营。

另一方面,工业软件赛道的专业性,和做互联网区别很大。

此前做软件技术开发,个人心里是有底气的;但赛美特相比软件技术,更多依赖于行业经验和业务逻辑。

得益于之前互联网公司的经验,我将全员持股方法引入赛美特,员工持股占比在行业内应该是最高的。

从结果看,我认为赛美特的发展是“超过预期”的,人才是纯流入状态,团队非常稳定,中高管没有人离职。

制造业大脑

CIM是掌控半导体制造的生命级系统,行业内称之为“大脑”。

它覆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由MES(生产执行系统)、EAP(装备控制平台)、SPC(统计过程控制)、YMS(良率分析控制系统)、APC(先进过程控制)、FDC(故障侦测及分类)、RTD(实时排产系统)等数十种软件系统组成。

一颗芯片要经历近千道制造工序,任何环节都容不得差错,CIM控制生产良率和效率,降低每颗芯片的成本。

赛美特泛半导体智能制造系统平台

简单来说,CIM越早投入使用,成本越能得到有效控制。

数十年来,国产工业软件缺钱又缺人,缺少强竞争力的产品问世;西方软件占领市场,售卖给中国企业的软件,会把最核心的模块去掉。

国产工业软件面临的,还有应用场景落地的挑战。

在我看来,能从两个方面构建竞争壁垒:

一是产品竞争力,即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性,和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二是运营能力,包括核心团队的行业经验和项目团队的执行能力,决定企业能否持续为客户服务。

赛美特成立初衷便是“自主可控”,把国外先进半导体制造厂商已经实现的事情,以国产化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当前,赛美特员工数已超800名,技术团队占比超80%,自主研发打造的纯国产CIM解决方案,满足8/12吋晶圆制造厂所需功能。

我们以服务半导体/泛半导体行业为主,如硅片、前道、后道、光伏原材料等。

赛美特已为7家12吋晶圆厂构建CIM解决方案,并获得量产验证,其中,在部分工厂已完成Auto3验证;协助12吋晶圆厂解决高工艺、高成本、高良率、高产量等挑战。

2021年9月正式启动的南通某厂CIM构建项目,目前可支撑月产数6万片的生产指标,实现良率提升、无纸化生产运作等业务目标。

半导体制造之外,赛美特也为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科技电子、轨道交通、电子组装、电池制造、家居、医疗、化工等领域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客户包含中车时代、小天才、迈瑞医疗、顾家家居、狮王等。

高本土渗透

获取客户信任,是个难题。

工业软件可以简单划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类型,其中国产生产制造软件类型的渗透率较高,达五成左右。

本土工业软件采用率还能更高。原因在于,一些非市场化要素正阻碍着本土工业软件渗透率提升。

打个比方,CIM软件一旦出现问题,工厂面临停顿甚至瘫痪,大多数半导体企业选择软件十分慎重。

若采用外资企业的产品,出了差错是国外供应商的水准问题,不是技术部门选型错误;但国产软件出现问题,轻则认定为专业技术不过关,重则怀疑存在不正当关系。

国内市场对国产软件的高容忍度,对本土供应商发展不利。

行业也存在不公平竞争情形。一些国际设备巨头,也是工业软件领域的重要玩家。设备短缺之时,他们借垄断地位,将软件和硬件捆绑销售。

我们首先要练好基本功,还得有“耐心”。不断积累案例,慢慢打造口碑,能拿出大批成功案例,才是最大的底气。

赛美特是目前国产半导体CIM厂商中技术人员最多、产品线最完善、12吋产线案例最丰富的供应商。

今年6月,公司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G60科创基金、珠海鼎信、骆驼基金、阳光仁发、厚雪基金、立昂微等联合投资,老股东天善资本持续跟投。

这是赛美特两年多内完成的第五次融资,资本阵容囊括高瓴、哈勃、比亚迪、深创投等明星机构,公司估值已超60亿元。C+轮融资也同步启动。

我们将加速12吋晶圆厂全自动CIM解决方案的升级,引入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技术,并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赛美特也将布局制造企业经营管理软件和相关半导体硬件领域,构建集成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赛美特控股股东、管理团队和相关产业方已成立一支10亿元的产业基金,围绕智能制造产业上下游,加大投资和并购力度。

我们已全面启动上市准备,希望明年能有所收获。

诚然,中国工业软件想要“弯道超车”,在业态建设、人才储备、市场认知方面,赛美特仍需不断积累。

常点|在看|,及时获取资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