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衢州市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工作的要求,构建“四强”链条,确保校外培训机构项目分类鉴别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全市共组建专家组7个,委托专业机构1个,参与分类鉴别专家61人,鉴别项目110个,其中鉴定为学科类培训项目23个,鉴定为非学科类培训项目87个。

一是强机制建设,保规范。印发《关于做好衢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审核确认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的适用范围、依据、原则、标准、程序等具体要求。市县两级均成立由学科专家、行业专家、法律专家等成员组成的校外培训课程审核专家组,通过资料审查、实地查看、课堂观察、人员访谈等方式,科学研判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情况,确保培训项目鉴别工作科学规范。

二是强宣传引导,凝合力。各县(市、区)“双减”专班会同文旅、科技、体育等部门,结合培训机构审批、检查等工作,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向培训机构宣传培训分类鉴别相关政策。要求培训机构对无法准确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项目,第一时间提交非学科类培训审核确认申请。对日常检查中发现培训机构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宣传与实际培训项目类别不一致等情况,要求主管部门履行好主管责任,牵头督促机构做好整改。

三是强鉴别指导,推实效。探索建立培训项目鉴定“市县联合会诊”机制,市级层面定期对各县(市、区)在鉴定中遇见的问题集中研究裁决,并通过建立典型案例资料库形式实现项目鉴定信息互通共享。常态化组织有关项目分类鉴别、内容材料审核等专门辅导或政策学习,市级层面共开展业务指导培训28次,撰写典型案例3个,教育部门向其他主管部门协助提供鉴别件21件。

四是强执法检查,促闭环。市县“双减”专班定期组织教育、文旅、科技、体育、综合执法以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开展校外培训材料专项排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27人次,检查机构305家次,检查培训教材数1016份,其中自编教材243份,出版社教材767份,电子教材6份,完成问题整改39个。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社会群众和家长投诉举报,对涉及机构违规开展培训和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等行第一时间启动联合执法处置程序,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