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2022年,兴化市海南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措并举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紧紧抓住发展产业这个“牛鼻子”,在“党建+合作社”、“党建+高校院所”、“党建+数字科技”等方面下决心、使力气、出实招,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一、“党建+合作社”,锚定村强民富

全面落实党建引领,推行“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多途径实现村强民富。海南镇投入了150万元用于小龙虾交易市场的建设,下设产品展示厅、网上直播间、26间门面房,小龙虾日成交量达8万斤。无偿提供直播间给村民社员直播带货,同时积极入驻京东,打通蟹塘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动员养殖大户通过项目入股、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七里八乡”合作社,申请注册“渭水新伍”水产品特色品牌,形成集种苗投放、技术生产、收购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运行模式,走出合作社“做大做强”的新路子。为更好地发挥党员养殖户、产业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他们围绕养殖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内容,通过集中授课和实境课堂等形式,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精准业务培训,着力培育一支职业农民的领军队伍,为合作社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合作社小龙虾螃蟹混养的模式还得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的专题推广。

二、“党建+高校院所”,把握发展方向

南京农业大学水产研究团队共同参与新伍村“虾蟹混养”研究课题。南农大为此专门设立小龙虾养殖生态链课题,将新伍村作为其研学基地,派出专家组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在“虾蟹混养”优化与示范、水体原位修复等方面协同创新研究,创建新伍虾蟹混养的技术指导站,打造新伍龙虾产业链的前端基础。此外,新伍村党总部邀请省、兴化淡水水产研究所对新伍小龙虾养殖技术进行总结提炼,整合各个养殖户的经验教训,对“虾蟹混养”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跟踪调研,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虾蟹混养“兴化模式”,并准备进一步申请泰州市级及省级行业技术标准。新伍村成为海南镇“党建引领村民共富”的示范基地,也成为兴化市蟹虾混养“排头兵”和省虾蟹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

三、“党建+数字科技”,引领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规模越大,发展越受限;招工困难,年龄偏大,重体力活;养殖户努力控制品质,水产品质量安全仍遭到质疑等问题。为提升水产养殖水平,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海南镇与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电信公司率先实施“5G+智慧渔业”集体养殖模式,新建20台点位水质在线监测中心。为了打消养殖户对新技术的疑虑,海南镇坚持党旗引领,党员带头,在新伍村范围内全面开展“党员试验田”活动。由党员骨干和养殖户进行一对多结对,通过技术共享、信息共用、渠道共建、互帮互助的形式,成功带动了养殖户发展建设“5G+智慧渔业”。“5G+智慧渔业”实现了对池塘PH值、溶氧量和水温等多项指标的自动监测和传输,智能控制蟹塘生产设备关启,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为生产管理、尾水处理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今年来,兴化市海南镇通过推广新伍“虾蟹混养”技术,实现了养殖目标“300斤虾、200斤蟹”双丰收,养殖效果“稳产高效”双保障,新伍村亩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推动每户养殖户平均增加1000元/亩左右的纯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加了不仅鼓了农户的钱袋子还有利于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的收缴和土地资源的发包。新伍村土地流转管理费从去年的25万元增加至30万元,土地资源发包租金从每年均价900元/亩上涨至每年均价2000元/亩,最高发包租金可达2600元/亩。村集体经营收入11月底有望突破200万,同比增长42%。

另一方面,海南镇结合乡情、村情,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按照“串点连线成面”思路,以试点村新伍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发展,促进全镇范围内的改革创新,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下一步,海南镇将围绕市交“8420”集体经济增收计划,提前实现“1840”工作目标,即2025年前村级集体经济100%超过50万元(已实现),80%村超过100万元(本年底实现),40%村超过200万元,为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贡献海南力量。(图文/海南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