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三夏”时节,江心沙农场的麦田,变成周边市民周末打卡、“淘金”的“网红地”。或与三五好友相约,或一家人携手,或全班出动,前来休闲游玩的人们,有的在田间捡拾收割机遗漏的麦穗,有的站在田埂边观看收割景象,有的亲自挥动镰刀,与收割机来场“人机”竞赛......一片丰收和喜悦的场景。近来,江心沙农场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依托田间作物、历史风物、“立新”地标等独特的自身资源,广泛开展亲子研学、实境教育、劳动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城郊型农场的多元价值。

劳动课堂凝心聚力。结合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西瓜、葡萄、梨等水果的移栽、田间管理、收割、采摘等生长全过程,开展亲子研学、游玩观光、粮食安全教育等活动。农业生产人员化身“田间讲师”,将作物战胜病虫草害、自然灾害向上生长与人生面对坎坷挫折成长过程有机结合,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实践操作结合,让学生近距离与大自然接触,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深度融合,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达到“以研促学”教育目的。

趣味竞赛寓教于乐。在“三夏”“三秋”大忙时节,农技人员一边讲解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一边亲身示范,指导研学团队分组竞赛、与收割机竞赛与插秧机竞赛;带领学生群体参观生产大忙一线,了解粮食作物收、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作业;在田边指导孩子们做“种子发芽试验”,并发放记录表,如期回收照片、文字等实验记录,根据效果进行评比奖励。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田头,走出理论,走向实践,亲历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奇妙旅程”,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增知。

文体活动浸润心田。田间沙龙、飞花令,让孩子们在一场农田风光与诗歌的邂逅游学活动中,感受农耕诗词的魅力;书法、绘画、摄影创作和展览,凸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庄稼之美;秸秆手工艺品制作评比,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挑稻谷接力、田间拔河,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通过田野“微调查”活动,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们了解农田生态、土壤结构、养分含量等知识,对农业生产有一个系统认识。结合田间文体活动,开展体验故事“微分享”与“围炉夜话”,接受美的感染和传递。(文/袁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