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仍有干部胆大妄为、顶风违纪。”近日,针对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系统违规公务接待、公款吃喝问题易发多发的实际,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会同国家统计局党组完善公务出差用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纠治违规公款吃喝顽瘴痼疾。

调查队系统跨地区间交流较为频繁,公务接待不可避免,扎紧制度笼子管住公款吃喝的嘴很有必要。而以此窥大,“舌尖上的腐败”绝不仅是某一系统的专属问题。在近些年的高压整治之下,违规吃喝明显减少,风气之变有目共睹,但老问题也有了某些新动向,隐形变异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有的巧立名目,虚列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看似没有超标,实际早已走样;有的公权私用,以公务之名向下属单位转嫁、摊派违规吃喝费用;还有的弃明投暗,将就餐地从高端会所转移至偏僻隐蔽的农家乐、私家菜馆、单位食堂……“有条件要吃,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制度规定既然明确,那就费尽心思规避检查,种种不知敬畏的“高级腐”值得警惕。

吃喝看似小事,可细究那些奢宴豪局,醉翁之意恐怕不在“饭”而在“局”。在一些人看来,饭局是拉拢感情的通道,表面上是吃吃喝喝,背地里寻求的却是利益输送。有言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觥筹交错之间,纪律抛诸脑后、原则似有若无,哪怕是提前建立起了思想防线,也会被糖衣炮弹轻易攻破。到头来,铺张奢靡滋生腐败,政商关系走向复杂,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影响着社会风气。而一旦党员干部品尝到了权力甜头,就如“温水煮青蛙”般不得自拔。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三令五申之下,违规吃喝问题仍频频变异、屡禁难绝。

根除痼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持续监督、露头就打,防止腐败变种肆意生长,更需要各地完善刚性公务用餐管理制度,为“和谁吃、在哪吃、谁买单”等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倒逼广大干部明规矩、守底线。时至今日,舆论放大镜下,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置于聚光灯下审视,再私密的场所也难逃纪律之网,再“完美”的账单也不可能不露马脚。这也给那些“吃心”不改的干部提了个醒,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高压严打之下,张“口”必被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韩非子》记载的“象箸之忧”故事,对那些贪图吃喝享乐的干部无疑是一种警醒。持续整治公款吃喝等“四风”问题,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政治生态也会更加正气充盈。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高源

流程编辑:u02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