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芷坤
《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 唐小兵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旭麓先生曾有名言:“思想是会飞翔的,要善于捕捉它。”令人惋惜的是,在如今快节奏的内卷时代,人们每日熙熙攘攘地奔波,放任如此多的思想飞走。在寻求效益与功利的观念里,集结一瞬的灵感,甚至是情绪,都是略显奢侈的事情。可终日的忙碌却带来更多的焦虑,“麻木不仁”的虚无感不仅无感于周遭的人与事,更表现为对自我精神生命的漠视。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面对彷徨与不安,选择回归心灵世界的“头脑旅行”,“以视阈展开的步履,指向未知的国度、想象的国度,或者说简直不可能存在的国度”。而青年历史学人唐小兵则展开步履,指向真实的国度,踏上了一条历经十年的异域求索之路。他的随笔集《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见证了以“行动”克服虚无的精神回归,这种“行动”无涉功利,而存在于阅读、写作、言说、行旅的感悟之中。
《北美学踪》记录了唐小兵先生十年前初次出国访学时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异国感受和跨文化思考,以及十年后踏足哈佛大学时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观察。这本随笔集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精致的叙述方式,串联起一位历史学者的学思历程和心路历程。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勾勒出温哥华和波士顿的人文风景,为读者呈现出北美的多元文化和独特魅力。尽管身为人师的小兵先生提倡学生进行“有抵抗感的严肃阅读”,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文字清新而细腻,整个阅读之旅没有严肃的紧张感,反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以“UBC的初印象”“圣约翰学院的启示录”“别了,温哥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哈佛”“波士顿笔记”为主题。前三章是2007-2008年小兵先生作为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博士生在UBC亚洲研究所访学的所思所感,彼时的他穿梭于校园内外,汲取人文世界的精神食粮;而后两章则是作者留校任教多年后以一位成熟学者的身份再度访问北美的琐记,深刻的文字流露出其在学术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在各个章节,每篇随笔又都有独立的主题,这既让整本书的结构紧凑,又为读者留下了沉思和探讨的空间,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多声部回旋激荡相映成趣的“灵魂之书”。
正如哈佛大学资深教授王德威先生在序言所说,小兵先生十年来始终保持着“热忱与初心”,真诚即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在激扬文字的学生时代,作者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触国门之外的世界。唇枪舌剑的大学课堂、来者不拒的公共图书馆、包罗万象的旧书店都曾让他耳目一新。而随着对北美社群的深入观察,作者也开始走出象牙塔,关注群体身份认同以及自由的内涵与尺度,直言不讳地提出疑问与反思。这些沉思与感悟背后饱含强烈的人间情怀,这种文化力量或许正是源于作者所亲见的高尚人格。
回首跨越十年的心灵求索,作者选择以“学踪”作为本书的标题,或许“行路”不是目的,而走过的痕迹才更加值得珍惜。“只有走得慢,才能走得远”是小兵先生在华东师大的课堂给学生们传授的心得。十年后,作者的脚步依然不徐不疾,他坦诚地同读者分享在波士顿闲适而有趣的访学时光,打破了名校圣殿般神秘的光环。在属于人文思想的世界,作者以历史学者的身份走进近代中国留美学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世界,透过吴宓日记、陈寅恪年谱等史料对话那些彷徨于文明“十字街头”的知识人,感受一代学人守先待后的精神谱系。而在属于亲情与友谊的现实世界,作者的生活又是如此鲜活生动,让读者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和孩子在寓所卡佛街16号的生活:
“卡佛街是一条很短的街道……秋日的时候大都是风淡云轻,夜里独坐在这里乘凉发呆,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若有若无的低吟,而抬头望去,自然是浩瀚而深邃的星空。这也是到哈佛燕京学社访学的我与师友聊天的最佳场所之一。”
静谧的剑桥小院变成了旅美学人聚会、畅谈的自由空间。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上世纪30年代金岳霖的星期六茶话会、朱光潜的读诗会以及林徽因的“太太客厅”这类民国学人的公共文化空间。如果说中国传统士大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往还略有文化精英的“高傲”,作者在旅美期间待客、访友的交际则以真诚动人。在这里鲜有资质与权威的“差序格局”,大有异国他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坦诚与平等。这种精神松弛、彼此信任的状态,也让曾有社交边界感的作者感受到公共生活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愉悦。
小兵先生在后记中援引法国诗人缪塞的诗句:“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北美学踪》就是这样一只别致而有趣的小杯,如此独特,如此坦诚,如此深邃,诚实地书写个体生命特殊的印记。尽管作者的日常生活因两次跨文化交流的访学而改变,但字里行间依然可见他那扎根故国故土的文化底色,以及“歌哭必于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家国情怀。在书的扉页,小兵先生将这部集思之作献给孩子明峻——“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愿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北美的漫漫长旅也因父子二人的生活琐事更显生动与真实,我想,这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也能引起所有中国读者的共鸣吧!(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