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德州大地,一场新旧动能转换的革新之变正如火如荼进行:科技赋能、智转数改,高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批骨干企业迈入新蓝海;精心培育、招大引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释放赶超动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产业体系,集聚发展新动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德州“十强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2.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速达13.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特别是制造业核心引擎作用凸显,1至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3.6%,上拉规上工业7.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2.6%。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最优“生态圈”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把增强经济社会创新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作为最大动力,下足功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下大力气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有力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精准梳理11条关键产业链条,明确“十个一”工作机制和“十抓十清”工作任务,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融通为主线,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链,形成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稳住工业经济“压舱石”。深入实施融链固链专项行动,组织了电动汽车、绿色建材等行业对接活动,搭建“德链汇”线上平台,创新建立“两省四市”联合协调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业链、供应链快速对接。
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出台《德州市“种子”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企业梯次培育库。“育种”计划前瞻布局优势产业,通过支持中试基地建设和科技团队创业,引育一批优质“种子”项目;“扶苗”计划助力企业固本强基,围绕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加速成长孵化、强化素质提升、促进融通发展;“强树”计划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支持“种子”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引育高层次人才,帮助骨干型企业攀登上市;“造林”计划塑造优良产业生态,支持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三类投资基金,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
持续打造优质“生态圈”。出台《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德州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方案》,从打造“六个环境”入手,推出30条工作措施,细化188项具体任务,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齐河分公司总经理盛明军深切感受到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落户齐河后,曾面临全铝车身配套供应商少且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等难题。齐河经济开发区了解情况后,深入调研、认真梳理新能源汽车图谱清单,瞄准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零部件进行延链招商,引进了山东必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配套企业建在家门口,车身通过电动场地车就可以运送,省去了运输费、材料费、拆箱费,一台车成本可节约450元。我为政府细致周到的服务点赞。”盛明军高兴地说。
科技赋能智转数改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如是表述。如何激发传统产业活力?我市把着力点放在技改上,实施“千项技改、千企提升”行动,每年滚动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个,为企业、产业发展赋能,形成了项目接续实施、产业良性发展的态势。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实施“技改一号工程”,市委书记、市长及各县市区委书记分别牵头帮包1个技改项目。同时,市级层面梳理20个重点项目,各县市区分别梳理5个重点项目,靠上抓、盯着干,确保项目快干快建。
高端化工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产业链现有生产企业208家,拥有近千种产品。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行业内企业瞄准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延伸、向终端市场延伸。
12月10日,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端溶剂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管架纵横,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该项目是今年华鲁恒升实施的延链扩链项目,通过工业化放大和多元联产,进一步巩固企业在锂电池电解液行业领军地位。“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在去年实施了7个节能降耗类项目、15个安全环保类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实施了6个技改提升项目,积极抢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新赛道。”公司副总经理高景宏介绍。
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撑。在京深数谷产业园内,腾讯云工业互联网、全国健身器材产业大数据、健身器材制造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工业设计产业创新“四大平台”已建成;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构架企业“私有云”,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60%、运营成本50%,提高生产效率50%。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依托“ERP+MES”系统项目,产品定型计算时间由1小时缩短为10分钟,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10%……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业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我市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开展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导工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工厂,助力降本提质增效。今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3家、智能制造场景3个,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
精准招商培优育强新兴产业枝繁叶茂
眼下,在德州天衢新区内,山东省重大项目——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期120万片生产线预计明年底投产,将有效改变我国12英寸半导体级硅片过于依赖进口的局面。
集成电路产业是德州集中精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由专班盯靠、专人帮包。为加速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精心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精准招商补齐短板,在项目建设、信贷、生产要素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英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手机和数码配件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运营,在全球设有2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看好德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景,他们于2020年5月落户天衢新区,当年即实现量产。今年企业追加5亿元投资,实施德州生产基地项目。“目前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综合楼和A1厂房投入使用。”项目经理李晓利说。
以英望科技为龙头,我市瞄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延链招引了华杰盈科、众铭安科技、钛康光电、恒芯电子等上下游配套厂商,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目前德州集成电路产业拥有8家规模以上企业,并集聚起20余家电子信息生产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化发展格局。
产业之树枝繁叶茂的不只是集成电路产业。文旅产业引入黄河文化博物馆群等20多个大型项目,有36个在建文旅项目纳入全国文旅项目库,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入选首批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培育1家企业创业板上市、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55家企业四板挂牌,全市新增直接融资65.91亿元;新能源等5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我们着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倍增,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无限动力。”谈及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孙爱云如是说。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田永霞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