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党派人士是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有效发挥这一群体优势,画好“最大同心圆”成为衢州市一直以来探索的实践课题。今年以来,衢州市积极开展“无党派人士活力提升工程”,通过健全机制、创新载体、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效破解基层无党派人士队伍管理难、活力迸发难、作用发挥难、成效体现难“四难”现状,实现了无党派人士工作新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构建选人闭环,扩大联络联谊“朋友圈”
“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对我们无党派人士的关心支持”“我想只有把本职工作和履职有机结合,我们党外干部的声音才能更接地气更有底气”……连日来,在开展衢州市党外代表人士“双走访月”活动中,“关心”“支持”“履职尽责”等成为无党派人士提及的高频词汇。
▲发挥无党派代表人士特色优势,聘任文旅等行业领域专家为结对导师,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储备,建好“蓄水池”,衢州以全市党外代表人士“双走访月”活动为契机,面向46个部门单位和6个县(市、区)开展年轻党外干部推荐工作,将一批优秀的党外年轻干部纳入无党派和党派干部“蓄水池”,通过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重点掌握了解、跟踪关注一批党外优秀年轻干部,做到手中有人,心中有底,培养有目标,推荐有对象,安排有人选。同时,从源头抓起,创新建立无党派人士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通过规范人员进退流动,做好无党派人士政治面貌变更和撤销工作,构建各领域、全方位、多角度选才体系。自实施以来,市县两级共有无党派人士800人,50岁以下占比上升7.6%,大学以上学历占比上升6.4%,无党派人士队伍实现了年龄、学历双提升。
结合“之江同心·我的党外挚友”行动,衢州市还制定无党派人士重点联系名单和年度谈心谈话任务计划,通过“一根头发”联系“一把头发”,搭建“1+1+15”组织架构,推动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常态长效联谊关系。落实“双走访”“双报告”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思想引导,举办“自己讲、讲自己”座谈会10余场,把思想政治引领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发挥职能作用,拓展实践锻炼“成长圈”
在农村,眼下正是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位于江山市凤林镇的全国高产油茶品种收集园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江山市林业种子种苗管理站站长王惠,正耐心指导工人用芒萁覆盖油茶苗根部,做好防晒抗旱,确保苗木成活率。
▲江山市林业种子种苗管理站站长、江山知联会会员王惠在田间地头指导
王惠还有一个身份,是江山知联“同心·振兴”服务基地的结对导师。围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衢州动员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立足行业岗位发挥特色优势开展“岗位建功我先行”活动,结合“共富共美迎亚运游乡村”等主题,以“专家+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示范农户”链式服务模式,聘请10余名来自高校、农业、文旅等行业领域专家为结对导师,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实地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10余期,培训500余人次。
▲市知联会开展“艺术乡建”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除此之外,建立健全大成集智机制,组建专家智库、知联会议政建言联合小组,深入开展“大走访 大调研 大服务 大解题”活动,通过重点课题调研和专项民主监督,累计撰写上报调研报告10余篇。为了进一步增强无党派人士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还首次市县联动召开新认定无党派人士座谈会,给市、县两级共52名无党派人士发放无党派人士认定书、观看《如何认定无党派人士》短视频、举办圆桌座谈等。
为了让无党派人士健康成长有沃土,衢州市把无党派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本单位人才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推动无党派代表人士骨干到对口支援地区、改革创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维护稳定一线等培养锻炼,在实践锻炼中增强本领。在日前公布的30名“衢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中,就有1名无党派干部。
用好“五维评价”,激发内生“动力圈”
履职成绩怎么样?“五维评价”见分晓。为了引导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衢州市探索制定综合评价机制,通过设置政治素质、工作表现、履职情况、社会影响、廉洁自律5个维度指标的“五维评价法”对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赋分,形成等次评价结果,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
▲首次市县联动召开新认定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依托孔府儒学堂、南孔直播群英·同心荟众创空间等统战阵地,打造多元化服务阵地,通过创设“有礼e统行”“学长帮学长”等品牌活动,促进无党派人士交流互动,促进行业共建、共赢、共享。
与此同时,探索建立知联会会长述职评议制度,通过“比晾晒”激发会长班子会内工作活力。建立健全会长联系会员机制,探索会员活动“普惠”制,由1名会长联系多名会员,加强日常沟通、了解,会长参加活动带1-2名会员共同参与,激发党外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