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武亦彬 作者 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

为了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中国国家版本馆历经三年建设,于2022年7月23日落成,按照“一总三分”的模式,在北京设置中央总馆“文翰阁”,又设西安“文济阁”、杭州“文润阁”、广州“文沁阁”作为异地灾备馆。四馆依山而建,将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共同构建中华版本保藏传承体系。图为参观者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厅驻足。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

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是重要的文脉见证。图为参观者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观看迄今为止出土文物中“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的何尊。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版本就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图为参观者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欣赏存世稀少的苏轼诗文集拓本《西楼苏帖》。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参观者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阁前驻足。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已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担负着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图为青山怀抱中的中央总馆主体建筑。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