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随着喜灰圈内对“阿里嘎多美羊羊”梗讨论的开始,圈内便就对此梗的观点分成了多派。根据一月初一月事件的反响来看,争论已经上升到了可以撕裂圈内关系的地步。故笔者在分析、讨论和与几人进行辩论后的两周写出此文。
该文本应该在2月中旬发布,可由于不可抗因素推迟至三月中上旬。
本文观点完全代表笔者观点,若有错误可在评论区指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部分我们总说“烂梗不好”,可“烂梗”不好在什么地方?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烂梗”是具有侮辱性的,这也是各派公认的,就比如前几年的“吸氧羊”、“毁胎狼”一类典型烂梗,又比如现在的沸美烂梗和经常被认为是“烂梗”的“阿里嘎多美羊羊”这些近年新兴的破坏观感而令粉丝不适的东西。因为这些新兴梗,圈内进行了激烈而广泛的讨论。笔者也挑选了三条并不被笔者所认可的观点,并以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批驳。
一、烂梗是可以改造的该观点的代表人物大家心里明白,笔者认为他在对观点的投入和观点实价并不匹配。烂梗的存在,或者说烂梗本身是无法改良的,为什么呢?
很简单。我们都知道,烂梗也是梗。梗是什么呢?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它本身是不具备意义的。如果你看见一群蓝色的大脑和包含它们的透明脑袋,你肯定会知道这个梗就是所谓“妈妈生的”;但你给你的父母看这个梗,他们会觉得很奇怪,或者莫名的诡异之类。但绝对不会自发的说出“这不是‘妈妈生的’那个梗吗?”。他们不能理解这个片段想表达什么,或者说,任何没有听别人说这个梗的人都不能理解,更不会明白这和生育关系有什么联系。或者你将“王”字给几个认识些中国字的外国人看。第一个外国人也许会说这代表着“King”,第二个也许就会不同了,他也许会说这代表着“wang”。因为“王”也是个姓氏。至于那些不认识中文的,更不懂你为什么要把老虎头上那个图形当成字母来看。“王”是语言,“妈妈生的”也是。语言是一种符号,什么是符号呢?就是被人定义的代表着一定实在物的东西,它就是一个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象征”,至于它象征什么,那完全凭理解者自己的认识(可能是别人传授的,可能是自己根据经验猜的)。而且,由此,梗其实不存在所谓“烂不烂”的说法,站在喜灰圈的角度上,那些污蔑角色的当然是烂梗;但如果是路人角度上呢?所以烂不在于梗的本质,而在于人的观点(也可以说观点是相对于喜灰圈的“烂”)。一个“烂梗”为什么会成为烂梗,因为它被玩烂了,被滥用了,而不是因为它过期了,发臭了。只要有沸美的地方就可能会有这些“烂梗”,为什么会流传如此之广?因为沸美绿茶梗是被用来讽刺舔狗现象的。一切梗能流传都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种事物、一种思维、一种想法等。就算是“旋转xxx,x分钟”这种梗也是因为人类的怪诞心理和猎奇欲求知欲导致的。这些符号之所以能被传唱,因为它们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阿里嘎多美羊羊”视频本身就只是个配音视频,你能说作者一定有恶意吗?但玩沸美烂梗的人“曲解”成了另一个意思,然后得到了流传,最终成为继沸美烂梗后又一流行烂梗。由此可见,网友们并不在乎梗的“本质”“原本意思”,而是按照自己愿意接受的设定去理解。所以改造烂梗是不可能的。转移矛盾?当一个观念深入人心时,观念变迁所需的人力物力绝对不是哪位“群体领导人”甚至于官方所能改变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么久了,难道不是因为深入人心才使我国整治100年有余还没有基本消灭吗?
所以,对于烂梗改造论,我只能引用一句可能不太中肯的话:“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费孝通《乡土中国》)。对此我感到遗憾。
二、烂梗对IP的影响并不大,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梗的内容这一条观点的代表人物与上一条观点是一样的,我在写作时并不知道他是否放弃了上述的两个观点,我只想对观点提出自己看法罢了。
这个观点里对IP的定义是什么我不清楚,但如果指的是狭义上的“品牌”之类,那该观点是自洽的;可问题在于这个观点实际上应该指的是广义的“IP”——包括角色、世界观、设定等。不是说挂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名号就是喜灰,喜灰首先也得有“喜”与“灰”才叫喜灰啊。
很显然的是,“烂梗”对角色的大众印象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许有人说”笑梗不笑人“,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笑梗不笑人“呢?对于一个虚拟角色来讲,别人对他的观点就绝不是像现实人物的梗那样,只是一种”我在“,那对于角色的价值表达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大家都说美羊羊绿茶,也许有很多人真的只是在讽刺绿茶,但现在,那一集的美羊羊已经成为了一种”美羊羊精神“——一切绿茶都可以用美羊羊代指,甚至发展到了美羊羊本身变成了绿茶(无论新旧版)现在我问别人对美羊羊什么印象时,他都会说一句”我去,绿茶羊“。虚拟角色不能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名誉权;而讽刺又具有对讽刺代表角色本体的嘲笑的,因为讽刺所针对的就是一种现象,发生在一个事物(个人、群体、大众)身上的现象,讽刺本身就会指向作为这个现象发生的讽刺角色身上。比如”奥楚蔑洛夫“,奥的反复无常不好笑吗?对奥楚蔑洛夫所表达的现象真的只是针对”反复无常吗“?难道不包括对他本身这种性格的反感吗?如果是,奥楚蔑洛夫本来就是用来讽刺的,而美羊羊不是,那么趋利性的”烂梗“创作迟早会让她是。当一个角色在大众印象中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角色,而且官方的行动无法改变这种印象时,那么这个角色所属的IP也迟早会受到影响——IP系统的整体性,一个子系统受到损坏,整个系统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诚然,人们当然关心梗的“内容”,但当角色原本的塑造与梗中形象不符时,“盲目”和“自大”的大众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塑造成自己所想的样子。毕竟人们相信的是自己所看见的。
三、我们与烂梗应进行激烈的主动斗争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倒是和前两个那位有梁子,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秉着就事论事的原则,我们把他们两人怎么样撇开不谈。
事实证明,“烂梗”对角色乃至IP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么斗争是我们这个立场必须去做的。但激进且主动的斗争,却不应该去做。
笔者也许是一名温和主义者,不希望冲突的出现。但笔者绝不是投降主义者。如果因为不支持批斗异见而被批斗,那温和主义乃至和平主义大不可应存在了。无论如何,笔者为什么说不应该去激进斗争呢?
正如对第一条观点的批驳中所指出的,烂梗也是梗。我们先要明白,我们斗争的对象是什么,是观念,是人。那不就应该激进斗争吗?不,我们要斗的是这种观念所形成的新刻板印象。
主动的与人斗争并不是其乐无穷的,一个人说一句“美羊羊绿茶”,然后你去骂,结果就吵起来了。虽然从你的立场上来说你在理,但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不是吗?对大多数来说,谁先挑的事,那当然是你。“别人玩“烂梗”那是别人的事,你骂人那是另外一回事。”结果是大家不仅不听你的,还给角色招黑。现在大家可反对饭圈化了,你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科普或者辟谣的目的,还会被扣饭圈帽子,周瑜连夜从墓里爬出来来送你一句俗语。
激进斗争只会败坏圈子和自己的名声,所以是不可行的。也许你看着很气,但是这打你必需挨,只有挨了打,才能发愤图强,一时的屈辱不是未来光荣的一抹污点。如果要达到喜灰粉丝的目的,也就是与刻板印象斗争的胜利,是绝对不能走饭圈路的,走了饭圈路就意味着一切的彻底失败。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是谁想看你气急败坏的样子。
二部分总结上述三条,笔者在文中解释了“烂梗”的几点:“烂梗”是一种符号,本身不具有意义;“烂梗”的“烂”在于人(从对烂梗不爽的喜灰粉丝的角度上讲);“烂梗”是有不小群众基础的。
梗这种东西,你对它的“曲解”,只能用更具群众基础的含义去“曲解”。烂梗倒不是绝对不能改造,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也仅存在于理论上。从实践角度上来说,喜灰圈永远无法改造“阿里嘎多美羊羊”梗或者沸美烂梗。就好像导弹改造成汽车,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呢?甚至没有操作空间。其实与烂梗进行激进斗争也是一种试图改造烂梗的方式。但理论可行实践不可行的情况在这种行为上同样出现,这也是笔者不支持改造论和激进斗争论的原因。
说到激进斗争,为什么这种观点会出现在喜灰圈呢?其实这也是饭圈化和低龄化的表现。阿莫圣有一句话我是认同的,就是“喜灰圈不是饭圈”,但饭圈化的现象越来越多,实在令人感慨。如果从本质来看,“饭圈主义”与“烂梗”的本质实际上一致,都是网络团体型民粹主义的直接表现。在两拨人对一个符号的理解不同时、在实与名的分离时、他们的矛盾自然就因为角度和立场不同而产生了。严格来说,角色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符号,“饭圈主义”说他没有这样,“烂梗”印象说他就是这样。结果造成了矛盾,而因为某些动机导致斗争意识强烈的人就会极大推动这种矛盾的发展,导致冲突。说白了,激进斗争派和烂梗印象都是在这方面偏激的人,他们有斗争的意识,却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也许是观点而不是立场冲突,也许是观点被某些人绑定了立场,但都实在令人唏嘘。
我们既不可“黑吃黑”,也不可坐视不管,任由“烂梗”侵蚀我们的社交环境,那应该怎么办?
温和斗争。
喜灰圈终究是少数派,而激进的反对烂梗也终究是低效的。我们不需要主动出击,我们只需要坚守我们的地界我们的观点,不需要到他们的地界去抗议他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去了,挨了骂不是活该吗?人家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他们被灌输的那些曲解性的观点,因此我们为什么要去他们的地界惹事?当然,如果他们到我们的地界来惹事,这时谁在理大家心里也都有数了。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展示最后的底线,我们要有原则,不要意气用事。我们要先劝说和警告,我们要展示自己的风度,要提高圈子给外界的印象。要让他们知道喜羊羊的粉丝不都是小孩子,我们不能像小孩子那样做事,我们不能失去理性。直到我们——喜灰粉丝能够有一天能抬起头自称自己是喜灰迷,而直到那一天,刻板印象也当然不复存在了。
官方也在行动,不是只有粉丝行动,官方有最终解释权,他们才是主力,我们应该协助他们,而不是给他们添乱。喜灰的复兴不需要键盘的口诛笔伐,是需要所有粉丝、所有同人创作者共同努力。那些烂梗是一时的问题,不会是永远的病疾。
2023.2.11初稿
2023.3.3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