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是加强教师流向农村推力。出台《江山市城区城郊学校教职工阳光流动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建立健全教师招考和优先服务农村学校制度,强化教师向集团校的农村学校流动导向。选派23名城区学校副校长、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引领和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和质量提升。实行对集团内教师交流支教制度,每年从城区选派50多名优秀教师开展为期1-3年的全职支教,助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同时选派相应数量的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培养任教。建立健全教师招考和优先服务农村学校制度,规定新进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服务5年以上,规定凡晋升中、高级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任现职期间有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

二是提升农村学校岗位引力。职称晋升倾斜,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的通过率不低于城镇教师;对出色完成支教和教师交流工作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开展为农村教师“进城送家”活动,为206名农村单身青年教师办理入住证,可在周末到城区指定酒店廉价入住。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宿舍改造工程,建立健身房、教师成长中心、母婴室等生活配套场所,丰富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同时逐步为教师宿舍配备热水、空调等生活设备,保障农村教师在校生活质量,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自愿扎根基层、服务乡村。

三是激活教师培养提升潜力。通过建立“十个一”定向生跟踪培养机制,组建青年班主任成长营。探索教育拔尖优秀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培育项目。探索建立教研员准入与退出机制等行动,深入实施未来教师“定向培养”、新进教师“365”、青年教师“1358”、骨干教师“百师带千徒”、名优教师“151”、班主任队伍“121”培养、管理队伍“领雁带飞”等“千师登高”工程,分层分类培养教师,有效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推荐内容